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节(2 / 2)


  萧观音看升平公主长久凝望着她不语,放下手中的瓷杯问道:“殿下在想什么?”

  倚榻而坐的升平公主,衔着笑意道:“我看着你,想起一个人来。”

  萧观音问:“什么人?”

  “我的王嫂,曾经的清河王妃”,升平公主望着萧观音道,“你这样坐在这里,侧面看来,似与她有几分相像。”

  清河王妃是卫氏女,母亲的妹妹,也就是她的小姨,在清河王离世后自绝于世,不与任何人往来,连母亲都有多年未能与她相见,只在四五岁时见过小姨的萧观音,已不记得这位小姨生的是何模样,听升平公主这样说,只能道:“小姨与我母亲是亲姐妹,我又与母亲容貌相似,殿下既这样说,也许我真和小姨有几分相像。”

  升平公主含笑道:“看着侧颜有几分相似,但你一说话,又觉不像了,我的这位王嫂,可不是你这样的性子,若听人说,她和谁长得相像,反是要恼的。”

  萧观音在家时极少听母亲提及小姨的事,此刻听升平公主提起,不由好奇聆听,但升平公主却不继续说清河王妃的性子容貌了,在静了静后,提起另一件事来,望着她淡淡地道:“记得我小时候在清河王府时,一次病了,王嫂就像你此刻这般,坐在榻边陪我说话,说着说着,不知怎的,说到了婚嫁之事上,我不害臊地说羡慕王叔王嫂相敬如宾,希望将来也要嫁这样的郎君,那时王嫂的神情我看不明白,及到现在懂了,也发现,我好像算是如愿了。”

  萧观音不知小姨与清河王曾经感情如何,但知升平公主与世子殿下,似是不太好的,至少,不似她的哥哥嫂嫂那样恩爱,听升平公主这样说,一时不知该接说什么时,一只手,已被升平公主轻轻握住,她静静地望着她道:“你小时候,怎不往清河王府走走呢?若那样,也许我们可以早很多年就认识的。”

  不仅仅是她,清河王府覆灭前,哥哥似也从未随母亲往王府去过,母亲与小姨之间的姐妹关系,究竟是好是坏,因旧事渺远,萧观音无法探寻,面对升平公主的疑问,只能笑叹道:“许是那时缘分未至吧,可惜了。”

  升平公主轻放开她的手,声音淡淡地道:“是啊,可惜了。”

  在云蔚苑陪了升平公主小半个时辰后,再回到长乐苑时,萧观音见宇文泓正坐在窗下刻木头,近前问道:“在刻什么?”

  宇文泓低着头道:“给父王的寿礼。”

  就快到父王四十大寿了,萧观音仔细看了看宇文泓手中木雕的形状,问:“……是乌龟吗?”

  宇文泓点点头,“千年王八万年龟,送乌龟以祝父王高寿。”

  虽然可把乌龟说成灵龟,这个寓意听起来也可,但灵龟被当作寿礼时,一般都是送八、九十的高寿老人,父王今年才四十不惑,似是不妥,萧观音想了想,劝宇文泓道:“要不,我们换个寿礼吧。”

  “比如金书佛经、粉玉寿桃、福禄寿瓶、八仙献寿图……”,她一一列举着,征求宇文泓的意见,而她的夫君宇文泓,其实根本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自萧观音靠近过来,宇文泓的心就乱了,低头强抑许久,仍完全无法抑制半分心头浮躁的他,站起身来道:“随你随你,反正我送什么,父王都不喜欢”,嘟囔了这一句的他,放下木头和刻刀,走离萧观音身边,离她离得远远的,直走至室外廊下,望向仍在淅淅沥沥、落个不停的秋雨,真希望这雨再下大些,到他心里来,将所有关于萧观音的影子,都冲刷得干干净净的。

  ……犯傻,犯傻,以前是不知自己在犯傻,后来是自以为知道了,直到昨夜才真正知晓,原来自己远比自己所以为的还要愚蠢,不仅愚蠢,还不中用!

  到此为止吧,犯傻到此为止,所谓过情关也到此为止,一拍两散,管她死活,各不相干,这才是他真正该想的,从春时成亲,到如今即将入冬,这么长久的时间里,他宇文泓都在做什么,早该与她分开,一天天拖到现在,蠢到现在,该清醒了,早该清醒了!

  宇文泓望着茫茫秋雨,在心中散乱地想着如何生事与萧观音一拍两散,断了这所谓的喜欢,以及它所带来的愚蠢,做回从前的宇文泓,却不想根本无需他生事,机会很快就到眼前,且这机会,极“顺”他心,比他所想还要一了百了,直将他的萧娘子,推至生死之前。

  作者有话要说:  一章过渡,下章搞事~

  感谢在2020-04-18 16:40:08~2020-04-19 16:47: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41437279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温砚浮生 78瓶;顾盼不生姿 2瓶;柴柴呀、桃花雨纷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5章 狠话

  是年立冬日, 正是雍王宇文焘四十寿辰,自大业元年, 宇文焘领兵入神都, 拥立今上为帝, 受封为王, 封号正为皇朝之“雍”,北雍大权, 便渐渐控揽于其一人之手,若非天下未平,不仅半数南地为独孤氏所控, 边族亦未全数收服,仍需雍朝天子名号, 宇文氏登基为北境之帝, 或许人心难平,但论权势,反掌之间。

  虽未称帝, 实胜皇族, 雍王过寿,北雍满朝文武、世家大族, 皆携礼来贺, 煊赫王府可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正笑语盈天、热闹非凡之时,又有侍从来报,道帝后驾到, 亲为雍王贺寿。

  雍王宇文焘忙领家人及宾客,恭迎帝后驾至,并请帝后至正堂上座,但皇帝道尚未至开宴吉时,并不就坐,欲先在宴园中闲走赏景一番,并命王府中人及宾客等,不必拘束,仍如前在园中游乐就是。

  当下,宇文焘领众子陪侍皇帝游园,因唯一的亲生女儿忽然归来,而十分惊喜的雍王妃,则欲引宇文皇后入内,母女之间好好说说话时,自四年前嫁入皇宫后,第一次回到雍王府的宇文皇后,却似没多少话要与母妃说,不过在后堂坐了一盏茶时间,便站起身来,目光扫过一众府中女眷,最后落在萧观音身上,对她道:“我离家四年未回,家中路径都不记得了,没你熟悉园景,你且陪我走走逛逛。”

  皇后娘娘不要仪仗跟随,只携贴身近侍,萧观音遵命陪侍皇后娘娘游园,但见娘娘似乎并没有游园的心思,也似乎并没有忘记园中道路,一路走至较为偏僻的如梦轩,在内坐了,与她碎碎说了一会儿闲话,却并不问宇文家事,反问她娘家之事,说着说着,状似无意地问道:“兰台郎卫珩,是你表兄不是?”

  若非曾在宫中画楼,无意间窥见皇后娘娘与玉郎表哥私会之事,萧观音会真以为皇后娘娘这话只是随口问问,也就不会像此刻这般,一从皇后娘娘口中听到表哥的名字,心中便一咯噔,“……是。”

  “听说这卫珩是个好郎君”,皇后娘娘笑看着她道,“若非曾因母孝在身,耽搁三年,或会与你结有姻缘的。”

  萧观音忙道:“那只是家人之间的玩笑话而已,我与表哥之间,唯有兄妹之情。”

  皇后娘娘含笑看了她一会儿,似在辨她此话真假,又似并没有什么特别深意,如是片刻后,手一指她身后的侍女莺儿,吩咐道:“长乐公夫人有事要见表兄兰台郎卫珩,去将他带过来。”

  莺儿诺声应下,并悄悄看她这小姐一眼时,皇后娘娘又再次强调道:“是长乐公夫人要见表兄,话传清楚了。”

  莺儿恭谨奉命去了,并怀着满腹疑惑,而心知内情的萧观音,则暗暗惊惶,夏日里,她因忧切,问玉郎表哥幽会之事时,表哥说皇后娘娘只是一时兴起,拿他取乐,说他知道厉害分寸,绝不会越矩,但看现在,事情并非如玉郎表哥所说的“很快就淡下去了”,皇后娘娘分明与表哥仍有纠缠,且,纠缠到了雍王府中,还似乎想拿她做幌,再行私会之事?

  正暗暗心惊地想着,皇后娘娘又问起玉郎表哥的幼少之事,萧观音心怀忐忑地一一回答,如此过了许久,身在雍王府中、来为雍王殿下贺寿的玉郎表哥,在莺儿的引领下,来到如梦轩中,一入室,看到皇后娘娘在此,短暂的一怔后,如仪叩行大礼。

  皇后娘娘见玉郎表哥如此“见外”,好似有些不悦,也不叫玉郎表哥起身,就那般慵懒地靠着凭几,望了地上跪着的玉郎表哥片刻后,像是想定了什么,眉目舒缓,微含笑意的清泠嗓音,似是责备又似轻嗔,“见你一面也不容易,还得我追到王府里来,用你表妹的名义。”

  萧观音听皇后娘娘这样说话,不像之前有所遮掩,而是直接光明正大,似是半点也不想在她这外人面前,遮掩这份有违纲礼、本该不为人知的心意,愈发心惊时,又见玉郎表哥朝地叩首,对皇后娘娘道:“娘娘是母仪天下的中宫,微臣是凡夫俗子,娘娘凤颜,微臣本就不该仰视半分。”

  玉郎表哥话中的推拒之意,她这外人都听得明明白白,何况皇后娘娘……萧观音悄看皇后娘娘神情,见她听了这话,并不着恼,而是含笑朝她看来,十分直接道:“劳你陪我陪了这么久,我在这里歇歇脚,你去吧。”

  萧观音心系表哥,但又无法违逆当朝皇后,只能悄看玉郎表哥一眼后,垂首如仪退下。

  她人离了如梦轩,因心忧之故,一路上都是心神不属,等回到了宴厅里应当落座的席位附近时,依然心神不宁,连夫君宇文泓,大大咧咧地在她身边坐下,都是过了一会儿后,才看在了眼中,并问他道:“夫君不是和父王、大哥等一起,在陪陛下游园吗?”

  宇文泓边吃着面前食案上提前摆就的干果,边不冷不热|地回她道:“游游游,府里园子我都走了不知多少遍了,无聊至极,才不陪他们乱转。”

  她的夫君宇文泓,近来与她说话,就是这样不冷不热的口气,且平日里也不跟着她转来转去了,她在一个房间,他就待在另一个房间,单方面待她,颇有点像哥哥嫂嫂置气冷战时的情形,但萧观音想,他与她虽是夫妻,但并无真正的男女之情,宇文泓忽然这般,定不是因为男女之情置气的缘故,而是由于某种孩子气性,又忽然犯了。

  她从春日里嫁他,到如今立冬日,八个月的时光里,已见他这样冷热反复数次,好像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忽然这般,就像是一种……间歇性的……疾病似的……

  萧观音见宇文泓像是不大想和她说话,便也不说什么了,她自有心事萦怀,为此深深不安,默默在他身边坐下,暗暗回想如梦轩之事,为玉郎表哥忧心。

  但她这样微蹙眉头、心神不宁的样子,落在宇文泓眼中,便是另一种意思了,在离开“陪游”的人群,一个人在园中乱走时,他恰看见莺儿引着卫珩往某处去,说是萧观音要见表哥,以为他的萧娘子刚与她那表哥相会归来的宇文泓,认为她现下心神恍惚的原因,正是为了卫珩,而他看着她这般,心里头,岂会有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