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2章(2 / 2)

贾琮哼道:“你行你上啊!”

黛玉道:“我明儿就上,把条约拿来我瞧。”

龚鲲立时捧了条约送上去,并附上一叠厚厚的册子:“这是我们最初拟的条约,这是后来润色过的,这是会议记录。”

黛玉摆手道:“会议记录不用,明儿烦劳贾维斯将军陪我一道去与福建来人议事,其余人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龚鲲忙不迭的作了个揖:“辛苦林相!下官那儿事儿还多着呢,先走了。”

黛玉随口道:“龚大人辛苦。”龚鲲忙脚底下抹油溜了。

其余几人有样学样,纷纷说了几句客套话,每人行了个礼哗啦啦全跑光了,只剩下相爷钦点的贾将军老实呆着。贾维斯抱拳道:“军师可有吩咐。”

“无事。”黛玉道,“晚上早些歇息,明儿让这帮官老爷签约。”贾维斯遂安心回去了。黛玉略改了改条约细则,吩咐下头的人依着馆阁体一式七份誊抄好,并请贾琏签好名并盖好手印与台湾知府大印。

那头吴小溪悄悄问贾琮:“你猜林相爷预备如何跟他们谈?”

贾琮扮了个鬼脸儿:“谈个头!她才刚耀武扬威一番回来,还肯同这帮人坐下来谈判?指定是武力威胁的。”

吴小溪道:“前几日刘丰让你来硬的,你怎么不答应?”

贾琮悠悠的说:“这种历史性的时刻,还是给林姐姐做主的好。须得让她多露几个要紧的脸。她终究是女子,若不玩几次硬的,来日如何震慑天下?”人家是真·天人下界呢,小弟我是贴牌的。

“我说么,你何时变得这么客气讲理了。”吴小溪耸耸肩走了。

次日,林黛玉陪着林海用早饭。林海叹道:“玉儿,奴才与田庄乃大户人家之本。台湾府收纳逃奴,恐遭惹来天下人为敌。”

黛玉含笑道:“爹爹放心。台湾不过一小岛,左近有两广、福建,人口皆不少。纵北边那些王爷知道了也不会放在心上。他们会想着,这么小的地方,纵填满了也用不了多少人,轮不到他们治下有奴才逃过来。”

林海仍愁着眉,半晌又道:“还有一句话,我都说腻了。你年岁实在不小了……”

黛玉苦笑道:“爹,女儿如今实在没空成亲。”林海张了张嘴,终摆手叹气。黛玉一时也无可安慰,只得胡乱塞了些点心,换衣裳走了。

她乃骑马先到潇.湘馆与贾维斯回合,二人稍作商议,直奔驿馆。龚鲲昨晚上便打发了人过去告诉郑潮儿等人,明日来议事是这二位;郑潮儿连夜与众人商议如何应付,想了三四套法子。只没想到全然没派上用场。林军师与败军之将议事之规矩是——不议事。

将福建诸位来谈判的官员请到驿馆会议室,上了茶点,大伙儿打躬作揖寒暄几句,林黛玉乃命人捧了条约本子上来道:“这是我们拟好的福建开放港口条约,还望各位大人略看看,签上名儿盖上官印与手印,再拿去请黄大人也签上名儿,中午大伙儿可以一道吃顿酒宴。”

福建诸位官员打开一瞧,立时嚷起来:“岂有此理!林军师,你们欺人太甚!”这条约里头有一条明晃晃的写着:凡得了台湾岛户籍者即为自由民。换句话说,但能渡海的奴才便可脱了奴籍。

林黛玉含笑问一位嗓门大的官员:“这位是张大人?”

那人咳嗽了一声:“不错,老夫张存志。”

林黛玉站起来向他行了个礼:“请张大人带头签了吧。”

张存志拍案道:“老夫岂能签下……”话未说完,立在林黛玉身后的贾维斯举起手中的西洋火.枪瞄准了张存志的脑袋。张存志登时呆了。

林黛玉云淡风轻道:“张大人不签也容易,只是脑袋上要开朵花儿了。”

屋中顿时寂然片刻,郑潮儿忙站起道:“有话好说,何必动刀枪。”

黛玉笑道:“可不么。签完了条约,有话好说。郑将军,”她明眸一转,“要说的话,上回小女已同郑将军说过了。莫非郑将军忘记了咱们上回说过什么、以为我与贾将军去福建游玩了一回?”郑潮儿哑然。

林黛玉瞧着张存志道:“我倒数十下,张大人若还没签字,贾将军就请开枪。”乃正坐了,端着架子绷着脸数道,“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

“一”字尚未出口,贾维斯手指头动了动,吓得张存志忙喊:“我签我签……”

林黛玉微笑道:“多谢张大人。”

张存志已冒了一身冷汗,战战兢兢签了第一份,黛玉笑指道:“辛劳张大人了,此条约乃是一式七份的,还请再签六份。”

有了火.枪,谁还讲道理?一式七份的条约眨眼便签完了。黛玉瞧了瞧,无误,乃也一份份的签上自己的名字“林黛玉”,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异样。长长出了口气,盖上手印。

黛玉遂向诸位福建官员行了个礼:“我这就命人送去给黄大人签字盖印——听闻程将军请他来承天府喝茶之时,他身上带着官印的。”

郑潮儿满脸苦笑,张了数次嘴,终究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不多时,黄文纲也在软禁之院签了名、盖了官印与手印。这合约便正式生效了,史称“福建台湾开放港口与自由移民条约”,简称“福台条约”。因这是封建王朝第一份官方承认奴隶解放的文书,后世史书将“福台条约”签订的这一日定为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分水岭。“福台条约”原稿后分别存入国家档案馆与国家博物馆。

后世高中历史考试中常有一题问曰:

因时任台湾知府而在“福台条约”中将名字签在林黛玉之前的是:(___)

A:贾敘;B:贾琏;C:贾赦;D:贾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