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双璧》作者:九月流火第106节(2 / 2)


  明华章道:“只能等掌柜夫人伤情稳定些后去问她了。”

  他们两人站在黑漆漆的爆炸现场说话,忽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镇国公飞奔而来,看到他们两人,又惊又怕:“二郎,二娘,你们没事吧?”

  镇国公不愿意上街和人挤,再加上有明华章在,他十分放心地在府里做自己的事,由几个小辈自己出门玩。突然明妤等人回来了,惊慌地说街上发生了踩踏。镇国公等了许久都不见明华裳、明华章的踪影,他心里咯噔一声,赶紧来事发地寻找。

  幸好,两个孩子都没事。明华章这才意识到他忙着疏导百姓,竟然忘了给府里报信。

  明华章连忙向镇国公请罪,镇国公哪舍得责怪他们,叹道:“二郎,使不得,快起来。你们没事就好。”

  明华章心里十分愧疚,他命人封锁好现场,便赶紧让人将马车拉来,先送镇国公、明华裳回府休息。

  长安其他地方还在热闹,然而明家已没有丝毫玩兴。马车辚辚驶过,明华裳靠在摇晃的车厢上,闭目想爆炸案。车轮碾过石头,车帘飞快地翻开一条缝,她闭着眼,没有看到外面,苏雨霁、苏行止正和他们迎面走过。

  苏雨霁眼风扫到马上的人,猛地怔住,转身朝后望去。苏行止开始还不明所以,等他看到马背上那道熟悉的身影时,表情愣住了。

  明华章?那前面那位中年男子,便是明家的长辈?

  更甚者,那就是镇国公明怀渊?

  苏行止悄悄看向苏雨霁,苏雨霁皱眉盯着前方,眼神茫然迷惑。

  这个身影好眼熟,她以前似乎见过。

  第117章 浑水

  大明宫,丹凤高耸,宫宇巍峨。上官婉儿快步走入宫殿,对着帷幔后的人影行礼:“回禀陛下,善和坊踩踏已控制住,除了一庶民被烧死,没有其他伤亡。”

  帷幔后,两个男子跪坐在地,柔柔依偎在中间女子膝上,可是明明他们看起来比那位老妇人强壮多了。金辉和烛火晃晃悠悠映亮他们的脸,两人容貌很相似,鼻梁高悬,白皙俊秀,长了副君子如玉的好相貌,但眼角眉梢的媚意却破坏了这份气质。

  上官婉儿垂下眼睛,脸上丝毫不为所动。苍老的女声慢悠悠从帷幔后传来:“是怎么控制住的?”

  上官婉儿垂头,低声说:“京兆府少尹明华章正巧走到附近看灯,发生变故后他立刻调动金吾卫,稳住了民心。”

  明华章?女皇缓声道:“又是他。最近,总是听到他的名字。”

  上官婉儿拿不准女皇是什么态度,垂眸,不敢接话。张昌宗觑了眼女皇脸色,笑着说:“不愧是陛下亲点的进士郎,果真忠诚。”

  女皇没有反应,脸上还是那样古井无波。张易之在背后按了按弟弟的手,轻声慢语道:“是陛下洪福齐天,天命所归,冥冥中得神佛庇佑,这才让长安避过一次又一次危机。”

  张昌宗得到兄长暗示,马上明白过来,嘴像抹了蜜一样说女皇是紫微下凡,奉承天命。

  女皇听自己的小男宠说了一会,淡淡道:“行了,既然没事了就下去吧。伤亡的事让京兆府好好处理,长安乃龙首之都,但这两年长安的怪事太多了些,朕让他们做京城父母官,可不是为了好看。”

  上官婉儿俯身应诺,轻手轻脚往外退去,恭顺地合上殿门。等人走后,女皇倚在榻上,有些疲惫地闭上眼睛。

  张易之见状膝行到前方,轻轻给女皇揉太阳穴。张昌宗揣度着女皇脸色,斟酌道:“陛下,您成日为国事劳累,也该保重自己身子。如今东宫既立,您不妨分些政务给太子,有诸位宰相护持着,不会出差池的。”

  女皇合着眼,看不见他们的表情,因此张易之很直白地瞪向弟弟,目光中满是不赞同。

  他这话太急切了,女皇如今的脾性越发不可捉摸,若惹怒了女皇,后果不堪设想。

  张昌宗却不肯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依然做出一副天真模样,说道:“如今太子乃众望所归,臣今夜去宫外观灯,还看到有百姓给太子立了长明灯,庆贺太子回归长安,福寿绵长。若陛下教太子处理政务,诸公定然十分支持。”

  女皇依然闭着眼,心中悠悠叹气。张昌宗虽然美丽,但着实愚蠢,挑拨说得流于表面,他心里想什么,女皇不用看就能猜到。

  然而,正是因为这份愚蠢,女皇才相信他确实在民间看到了百姓为太子立灯,民间真心为李家重回长安而高兴。

  回,这个字十分耐人寻味。仿佛所有人都认定周武王朝是一个乱子,一个意外,一个寡妇可笑的野心。等她死了,这天下终究要回到李家人手里。

  李唐,才是满朝文武秘而不宣的君王。她这一生从昭仪,到皇后,到太后,排除万难终于成了皇帝,每一天都在争。她不服女人天生比男人矮一头,不服世家生来尊贵寒门生来贫贱,不服她明明谋略才能远超于她的丈夫儿子,却只能屈居下位。理政权力给她,是丈夫和儿子的美德,收回,她也该感恩戴德。

  可是凭什么呢?凭什么皇位只有男人坐得,女人坐不得?

  女皇为这份不甘斗争了半辈子,她杀了她的二儿子,流放了三儿子,圈禁了四儿子,利用了大女儿的死,拆散了二女儿的婚姻。她做了这么多,终于如愿成了皇帝,然而在她垂垂老矣之时,却眼睁睁看着无论朝臣还是百姓,都期待着前朝复辟。

  甚至都不能称李唐为复辟,在天下人心中,本来便当如此。

  那她这么多年,算什么呢?

  女皇面容依然平静,只能看到眼皮下眼珠轻微转动,暴露了她心绪不宁。张易之觉得弟弟太冒进了,不断使眼色,但张昌宗觉得自己抓住了女皇心思,不肯收手,继续乘胜追击道:“不像魏王,只有您能教导他。今日魏王还托人来和陛下问安,他正被禁足,不能进宫给陛下请安,只能送盏灯,遥祝陛下千秋万岁,龙体安康。”

  去年年末,京兆府少尹明华章给连环挖骨案翻案,查出楚君案是人模仿作案,凶手正是魏王幕僚。虽然最后只治罪幕僚,魏王因不知情从案件中抽身,但没多久,魏王就被女皇禁足了。

  女皇终于开口了,沉沉说道:“他倒是有孝心,但祈福灯有一盏便好,做的太多了,就多余了。”

  张易之紧张,手指险些按错穴位。张昌宗心跳也漏跳了几拍,拿不准女皇口中的“做的太多了”,说的是他,还是魏王。

  他仗着女皇闭眼,仔细窥探女皇脸色,壮着胆子说:“魏王做的再多,心里也只向着您。他无非是争宠,想让您多疼他些罢了。”

  女皇许久没有应话,就在张易之心神惴惴,几乎要控制不住跪下请罪时,女皇缓缓开口:“朕累了,你们都下去吧。”

  张易之长长松了口气,他用力掐了弟弟一下,示意弟弟闭嘴:“遵命。陛下好生歇息,臣等告退。”

  出来后,张昌宗拉开袖子,看到手臂上都青了一块,愤愤不平道:“五兄,你掐我做什么?”

  “你还敢诉苦?”张易之骂道,“六郎,你今日话太多了。魏王和太子无论如何都是女皇亲人,他们两人再落魄,女皇总不会杀他们,但你算什么?你哪来的胆子,替魏王求情?薛怀义的下场你忘了吗?”

  张昌宗这些年无论走到哪里都众星捧月,哪怕宰相见了他都客客气气问好,如何受得了这种语气?张昌宗也冷下脸,说:“你清高,你遗世独立,可是女皇身体越来越差,她还能捧着你多久?等她走了,你去哪儿摆恒国公的威风?怕是连皮带骨,都要被人剥了。”

  张易之如何不知道呢?他们兄弟二人因为侍奉女皇一飞冲天,满门显赫,但这些煊赫都是无根浮萍,现在他们越得意,等女皇死后摔得就越惨。

  他也想过急流勇退,遣散家财,去民间过回寻常日子,然而,皇权漩涡一旦沾上了,是你想退就能退的吗?

  从他们入宫为女皇献艺那天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如今不是他们杀人,就是来日别人杀他们,二张兄弟只能找外援。唯有讨好了下一任皇帝,才能保住他们兄弟的命。

  然而,李家本身就是皇族,哪里用得着他们扶持呢?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最终,他们选择了同样没有退路的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