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双璧》作者:九月流火第93节(1 / 2)





  此时银矿开采有限,银子并不在市面上流通,绝大部分都上贡给朝廷做银器礼器,这么大锭的银子更是官营司独有。私人藏有银锭,要么是官商勾结走私,要么是强盗打劫官银。

  旁边的衙役道:“这么大块的银子,他一个和尚怎么会有?”

  “什么和尚,没看见上面的官府铸印都没融掉吗,他肯定是逃犯或者强盗,抢了和尚的文牒,流窜到长安的。难怪他敢杀这么多人,原来本身就是恶棍。”

  “那他为什么不带着银锭走?”

  “没见是从床底下掏出来的吗,多半是他逃跑的时候急,掉了一个。”

  “原来是个江洋大盗,竟然在佛寺里藏了五年,真是可怕。”

  衙役们你一言我一语,虽然义愤填膺,但眉宇都轻松了些。没头苍蝇一样忙了两个月,终于找到人了。明华章看着银锭,又扫过净慧的屋子,说:“来人。”

  所有人立刻停下说话,抱拳道:“少尹。”

  “张五,你带着五个人,拿着这锭银锭去庆州,询问庆州刺史五年前是否有劫匪抢走官银,尚未落网。如果有,把所有资料一并带回来,最好让当地人画一副像。赵廉,你带着剩下的人,去周围搜山。”

  众人应诺,张五清点了人手走了,赵廉问:“少尹,不盯着官道吗?”

  明华章攥紧手指,负手而立。他眸光幽深黑沉,仿佛笼罩着蒙蒙雾气,一眼望去看不清深浅:“不用。如果他真的是劫匪,绝不会冒险走官道,山路才是他的首选。如果我没猜错,应该会在山里发现他。”

  赵廉一想也是,应了一声就走了。等人都走后,明华章独自站在清寒简陋的禅房,无声叹了口气。

  ·

  梵音寺证实普渡寺净慧和尚是人假冒后,京兆尹十分重视,派出大量人手在南郊搜查,甚至请来了北衙禁军。终于,三天后,在一个狭窄险要的隘口下,找到了一具摔成肉泥的尸体,看衣着打扮正是假净慧。

  找到尸体的是京兆尹的人手,率先通知的也是京兆尹。等明华章接到消息赶来,现场已全部被京兆尹接手,明华章这个最先发现线索的人,反倒成了外人。

  明华章被京兆尹的人挡在外围,隐隐约约听仵作验尸:“多处骨头断裂,没有外伤,是摔死无误。”

  京兆尹抚着胡须,自得道:“看来是他逃跑途中不慎落崖,这么说,凶手就是他!”

  明华章皱眉,案件原貌还没有还原出来,京兆尹下结论竟如此粗暴武断?在一片拍马屁中,明华章声音清澈冷淡,格格不入问:“仵作,他身上可有敲击伤或迷药残留?如果有人将他敲晕了,或者用迷药迷倒,再推下山崖,尸体看起来也是摔死的。”

  众随从奉承的话音一顿,纷纷看向明华章。京兆尹脸上有些过意不去,一脸威严地命令仵作:“看看死者身上有没有敲击、扭打痕迹,身上有没有可疑之物。”

  仵作照做,片刻后回道:“回京兆尹,他致命伤为后脑骨头碎裂,枕骨断成碎片刺入脑内,应是下坠过程中撞到石头,若人力袭击,很难砸出这么深的伤口。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外伤。他身上除了骨笛、度牒,没有其他东西,小人用银针验他口鼻,银针并未变黑,口腔内也没有异味,应当不是药物所致。”

  京兆尹劳神在在说道:“可以排除敲击和用毒,此处在深山,他一个假冒的和尚,应当不会喝旁人递过来的茶水食物,下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看来,他确实是摔死无疑。”

  两旁的人立刻吹捧京兆尹心细如发、思路缜密,然而,这不过是照搬了明华章的怀疑罢了。明华章注意到京兆尹的人总是若有若无挡在他身前,明华章只觉得荒唐,案子还没破,便已经想着抢功劳了?

  他们把这些心思放在查案上该有多好。

  明华章不想留在这里看京兆尹摆官威,他默默退出人群,朝尸体坠落的地方走去。

  这里是一处乱石滩,上面是一条羊肠小道,乱石嶙峋,崎岖不平,很容易踩滑。假净慧就从一个坡道上滑落下来,摔在碎石块上,京兆尹带人过来后,嫌弃山崖下不好走,命人将假净慧的尸体搬到平地上了。

  尸体边围满了人,真正的案发地却空空如也。明华章仔细查看石头上的血迹,过去了三天,血已经变成黑红色,和霜一起凝固在石面上,看着十分骇人。其中有一处血液极为浓稠,明华章戴着手套,小心地搬起石头看。

  形状和假净慧后脑伤口吻合,应当这就是致死凶器了。明华章叫衙役来,让他们在这个地方留下标志,将石头作为证物带回京兆府。

  衙役围在石滩上忙碌,明华章退后一步环顾四周,注意到一块白色的碎片。

  明华章捡起来,入手之物光滑白皙,材质似石又似玉,明华章很快就辨认出来。

  这是骨头,准确说,是人骨。

  假净慧的坠落点附近为什么会有人骨呢?明华章在附近找,竟然找到好些断裂的骨头。

  明华章拿起其中比较完整的一截,这回可以明显认出是腿骨。普渡寺住持说假净慧偷了佛宝逃跑,看来,这些就是所谓佛宝了。

  明华章看着手中细长莹白的胫骨,不由抬头,望向山崖。

  赵廉从后方过来,说:“少尹,尸体在那边,你站在这里做什么?”

  明华章收回视线,神色清冷平淡,说:“随便看看。尸体那边有什么新发现吗?”

  “没有,这里太冷了,仵作不好查,京兆尹已经下令将尸体拖回义庄,接下来要去普渡寺问话。”

  “问什么?”

  “能问什么,自然是假净慧的身份。”

  明华章应了一声,没有后话了。赵廉小心看着明华章脸色,说:“少尹,你莫非在介意案子的事?确实,能发现假净慧全亏你让人查度牒,此案能破你的功劳最大,但这种事……”

  赵廉脸色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和明华章说。这是官府潜规则,新官上任后给前辈办事,等自己熬成老资历后,就可以受下面新人孝敬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历来都是如此。

  明华章神情淡淡,他抬头望向山崖,像没听到赵廉的话一样,说:“赵廉,你觉得从这么高的山崖上摔下来,骨头能摔碎吗?”

  “当然能。”赵廉想都不想说,“这个高度,都够摔成粉身碎骨了。”

  “那是因为人身上有血肉重量。”明华章轻声喃呢,“如果没有重量,是一根干枯的骨头呢?”

  赵廉皱眉,他没经历过这种事,没人会只长一根骨头不长肉。赵廉道:“应当能摔碎的吧,假净慧带着佛宝逃跑,不慎摔下来,不就把那么多骨笛、骨号摔碎了么。”

  明华章盯着石缝中的骨头片,未曾说话。赵廉见明华章脸色不对,道:“少尹,你是不是太疑神疑鬼了?他是打家劫舍的土匪,又是抢官银又是冒充和尚,他干出杀人剖骨的事很正常。我们查了这么久,其他人都好好的,就他逃跑了,如果不心虚他跑什么呀?少尹你放心,肯定不会冤枉他的,你没必要抓着细枝末节较真。”

  是他太较真了吗?明华章盯着手中的碎骨不言,突然对赵廉说:“取证物袋来,把石滩上所有骨头片,无论大小,全部带走。”

  第101章 定案

  十二月初,长安落了一场新雪。雪后是难得的好天气,明华裳屋里烘得温暖如春,她坐在阳光下,仔细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