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祭司大人穿六零第9节(1 / 2)





  “我看行。”

  城里人办食堂,吃的粮食是各地供应的,他们村里人办食堂,吃的都是自己种的粮食,没了就没了,没人供应他们。

  各处的木家族人收到族里送来的消息,都在偷偷存粮食,秋收进展到高潮时,青苍大队的其他人也明里暗里听到了外面闹灾的消息,社员们都议论纷纷。

  好些人觉得,外面闹灾是外面的事,他们公社靠着青苍河旱涝保收,旱灾绝对到不了他们这儿。

  “你可别这么说,你自己去看看青苍河,水位往下面降了半米了,水都流到下游去了。”

  “要不咱们修个水坝把水拦了吧,河里再多的水也经不住这么流,要不然等到明年开春,咱们青苍河里的水够不够种田都难说。”

  “在哪儿拦?山峡那儿?拦住了水路咱们怎么去县城?”

  “咱们在上游拦水,下游县城里的人没水用不得找我们麻烦?”

  等到秋收完,交完粮食后青苍大队刚分完粮食没几天,办食堂的文件下来了。

  这次不是征求大家意见,是必须办食堂。

  村里闹哄哄的要把刚分下去的粮食收归公有,家里不开火,都去食堂吃。

  一些人怀着占便宜隐秘的心情,迫不及待地等着大队开食堂。食堂还没开起来,收粮食的时候闹出事了。

  起因是大队上有几家人,分了粮后就把粮食了些送给在县城工作的孩子,他们家的口粮剩下的不多。

  看到这个情形,家里粮食多的社员就不乐意了,这样吃大锅饭就是占我家便宜,我们家不干!

  还有些人家把刚到手的细粮卖了一半,剩下的细粮换成了粗粮。他们也跟别人家一样交粮食吃食堂,这不也是占便宜?

  食堂还没建起来,大队上每天吵吵嚷嚷,到最后交了粮食的人反悔了,闹着要把粮食要回来,等别人交完了他们家再交。

  魏海相当配合,不管谁来要粮食他都抬抬手叫人把粮食抬回去,其他人见状急了,也要把自己家粮食抬回去。

  魏海回头就去找公社干部哭,这个工作没法开展呀,要不公社补贴他们大队些粮食,先把食堂办起来?

  公社书记怒火冲天:“我哪儿来的粮食?你看我像不像粮食?给老子滚!”

  挨骂归挨骂,食堂还是要办的,要不然等上面的人来检查说不过去。

  商量过后,青苍大队决定每家每户的粮食不用全部上交,只需要每周上交一次口粮到食堂就行了。

  为了以示公正,还在食堂外面专门挂了张黑板,把每家每户交的粮食都写在黑板上,算出总数,再分配每一天每一顿煮多少粮食。

  都怕别人占自己家的便宜,粮食都交得少,食堂那边做出来的饭菜甚至还不如自己家。

  那些抱着占便宜心态的人心态崩了,开饭时当场就闹起来。

  “别的公社大队食堂吃得那叫一个好,凭什么大队清汤寡水的?糊弄谁呢?”

  “想吃好的你多交粮食呀。”

  “不给粮食还想多吃多占,还有脸问凭什么?呵呵!”

  “觉得别的公社好,你倒是去呀,留在青苍大队干什么?”

  那些想占便宜的人被一顿冷嘲热讽,灰溜溜地跑了。魏海看在眼里,心里又觉得稳当了几分。

  公社书记是个干实事的人,他心里何尝不担心下面的人寅吃卯粮,后面就断炊了。他见青苍大队的食堂干得不错,叫其他大队也跟着学起来。

  木家族人一边吃着食堂,一边暗中偷偷存粮食,屋里地窖都偷偷多挖了一个。

  木怀玉收到山下信鸽传来的消息,露出个笑。

  “林梅送的信?”木玄玑认得那只鸽子。

  木怀玉点点头:“山下明白人还是多。”

  山下秋收已经忙完了,山上的清溪稻才将要成熟。木怀玉算着日子,再过些日子,去草原的人也该回来了。

  第8章

  因为木建华送去的信,木婉他们从草原回来后又走了趟四川,弄了些粮食回族里,路上耽搁了时间,比往年多用了七天才回到族里。

  木婉他们满载而归时,木家寨的稻子已经收到一半了。来不及休息,挽起裤腿又往田里去。

  木建华没有下地秋收,而是带着徒弟赶工,抓紧时间赶紧把新的粮仓建起来。

  拉回来的粮食没处放,都在屋里堆着,就等着入粮仓。

  寨子里还不能帮忙干活的小小孩儿这两天可开心了,大人们一个错眼,他们尽往临时堆放粮食的屋里跑。

  粮食用麻袋装着,堆放在一起跟一座小山似的,坐在上面多威风呀。

  小短腿儿跑得慢,每次跑进屋里还没爬上’山顶’就被大人发现,揪着耳朵拖出来。

  挨了顿骂也不怕,下次还敢,下次还往里面去。

  除了粮食之外,马队从草原上带回来好多药材,君婆婆带着徒弟忙着处理药材时,还不忘交代徒弟:“让那群孩子去别处玩儿,可别来药房捣乱。”

  “君婆婆您放心,他们不敢过来。”

  寨子里的孩子都怕着呢,在他们心里,药房就等于苦药汁儿,平时看着药房都绕道走,绝没有主动过来的可能。

  木玄玑也属于不干活的小小孩儿,大人忙着秋收,她自己照顾自己不添乱,要么在家看书要么就去寨子里转一转,她也去看带回来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