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7章





  李承霖略微思索后,问道:“阿辞觉得呢?”

  “如果全杀了,北姜便会认为投降东越只有死路一条,下次打仗他们一定会全力抵抗。如今我们与北姜大战在即,不如就将这一千名北姜降兵放回北姜。只有放了他们,让北姜士兵知道,投降东越,尚有一线生机,比起死亡,大多数人都想活着。这一千人中,不包含北姜的精英骨干。说实话,放了他们,也不会对东越造成什么威胁,相反,还能动摇北姜士兵的心。何乐而不为呢?”

  “好,就按你说的办。”

  北姜曾将苏昌掳了去,要他帮忙俢固城池,与北溟郡相邻的丽州便是经自苏昌之手。

  李承霖便派人将苏昌接到前线来,有了苏昌的指引,不过十日,东越大军便攻破了丽州。

  根据苏昌的描述,又找到了被掠卖至北姜的东越子民,共计一千五百三十三人。

  可惜的是,在北姜惨无人道的肆虐之下,七百余人身受重伤,三百多人已经离世。

  李承霖派了军队将活着的人全部送回东越,送他们回到各自的家,并让各地方长官进行善后安抚。

  天元三年十一月,江辞攻打北姜国的云城、兰城、临江郡,消灭敌军两万余人。张副将攻打北姜国的奉州、安州,消灭敌军一万余人。

  天元四年二月,东越大军四面八方而来,将北姜国都团团围住,陆怀稷眼见大势已去,开城门,奉玉玺,递上了降书。

  李承霖接过降书那一刹,江辞从马上跌落,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

  青阳郡,官府外,告示墙旁,有官差正在粘贴皇榜。

  围观群众叽叽喳喳,看着皇榜上的内容,兴致勃勃地讨论着些什么。

  虞山从旁边经过,本无意关注皇榜上的内容,却从围观群众的口中听到了“江辞”的名字。

  他连忙挤了进去,不看还好,一看吓一跳。

  原来,北姜皇帝递降书那天,江辞突然从马上摔了下来,陷入昏迷,久久不醒,宫中太医束手无策,因而才张贴皇榜,广寻天下的能人才士。

  虞山想起虞秋月的嘱托,一时心急如焚,二话不说便撕下了皇榜。

  于是,他坐上了前往京城的马车。

  这是虞山第二次进宫,但却与他第一次进宫时有着巨大的区别。他没有心思欣赏巍峨华丽的宫殿,只期待这快点看到江辞,迫切地想知道江辞的身体状况。

  庭院宽敞宁静,虞山踏着蜿蜒的石子小路来到永宁宫。

  带路的紫菀停了停脚步,回过身朝虞山行礼:“请稍等,我这就去向陛下通传。”

  “好,麻烦了。”

  不多时,紫菀回到虞山身边,“请随我来。”

  虞山见到了江辞,也见到了李承霖。

  江辞就那么静静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唇无血色,像死了一般宁静。

  他这个徒儿,从小就古灵精怪、活泼好动,夕清山那间竹屋的屋顶都被她踏破了好几回,他极少看到她这么安静的时候。

  他的眼眶忽然湿润了。

  意识到人已经进来了,李承霖连忙拭了拭眼角,站起身来强颜欢笑:“师父,您来了,我也是太着急了,一时都把您忘了。”

  她往旁边站了站,给虞山腾出了位置,“您快来看看,阿辞究竟是怎么了?”

  虞山扫了她一眼,此刻的李承霖与他印象中的李承霖实在是相差过大。

  宿昔不梳,面无神采,眸光黯淡,居然生出了几丝白发,好好的一个人,一下子就垮掉了似的。

  虞山点头,正要为江辞把脉时,却忽然发现江辞居然睁开了眼睛。他大吃一惊,连忙喊道:“阿辞,阿辞听得到吗?”

  李承霖看到江辞睁开了眼睛,又惊又喜,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立马冲上去扑倒在床边,握住她的手,平视着她的脸,激动地问道:“阿辞,你醒了?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江辞缓慢地眨了眨眼,似乎还没有彻底清醒过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水。”

  紫菀眼疾手快,立马倒了杯水过去,李承霖把江辞扶起坐好,接过紫菀倒来的水,小心翼翼地喂给她喝。

  江辞喝了水,神志略微恢复,看到面前的两个人,轻轻地喊着:“陛下、师父。”

  终于又听到江辞喊她的声音,李承霖喜极而泣,忙回应道:“我在,阿辞,我一直在。”

  江辞点头,随即无力地靠在了李承霖身上。

  李承霖以为江辞又陷入了昏迷,连忙低头看去,发觉她的眼睛仍然睁着,便也松了口气。

  醒着就好,醒着就好。

  她把头转向虞山,“师父,麻烦您给阿辞把一下脉,看看还有什么问题,也好提前防范着。”

  虞山于是坐在床边,为江辞把脉,检查着她的病情。

  原来,江辞吃下过各种毒药,为了研制出解药,又亲口试吃过不少草药,这些毒和草药混在一起,产生副作用,早已紊乱了她的经脉,但她身体抗造,一直没有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