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第70节(2 / 2)


  这八万军队中,有两万是曾经的赵军。现在他们被编入了秦军中,未秦军带路,绕过赵军空虚的防线,帮秦国人救回朱襄。

  白起急行军八日,迅速来到了邯郸城附近,找了一处荒山驻扎。

  因为连续兵荒马乱,所以附近无人的荒山很多,赵国人完全没有发现秦国军队已经靠近了,秦军目前一场战斗都没有打。

  白起有些无语。难道廉颇还没有起复?

  按照现在的形势,他觉得自己都可以模仿曾经对楚国的战斗,把赵国的邯郸城打下来,给赵王祖坟上也放一把火了。

  不过白起只是想了想,不会真的去打邯郸城。

  首先,他打下来邯郸城也守不住,打了等于白打;其次,他刚立下了大功劳,现在需要缓一缓。

  白起在心里叹气。自从知道秦王对他有杀意之后,他也无法继续像以前那样对秦王忠心不二,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事了。

  “将军!有人禀报邯郸城内的事。”亲卫道,“他说赵王想要杀了朱襄公!我们赶紧去攻打邯郸城,把朱襄公救回来!”

  白起把胡子揪断了。

  “赵王为何要杀朱襄?”白起不明白,“他把朱襄下狱讨好其他讨厌朱襄的贵族,就已经做得够过了。他怎么还要杀了朱襄?邯郸城不是在朱襄被抓的时候就闹过一次了吗?他是想当赵厉王?”

  亲卫道:“那个人说,赵王想要嫁祸给秦国。”

  白起更困惑了:“就算这样,肯定也会有人传言他杀了朱襄,秦国只是被嫁祸。毕竟他才是一直想杀朱襄的人,秦国只需要带回质子就行。而亲近朱襄的蔺相如、廉颇也不是蠢人,他们肯定知道真相。”

  亲卫道:“这个……我也不知道啊,他们是这么传的消息。”

  白起使劲捋胡须。

  这个赵王……明明不是赵括的兄弟,怎么和赵括一样让他完全看不懂??

  白起叹了口气,咬牙道:“全军出击!攻打邯郸!”

  第36章 牢门锁钥匙

  王宫出现异动,被赵王宠信的人觉察到了风声,被赵王冷落的人还一无所知。

  一日,赵母突然请所有赵奢和赵括的家臣吃饭。

  虽然赵括战败,马服君的声望犹在。再加上赵母在赵括出征前,请求赵王不要派赵括去长平的清醒和智慧,赵母的声望仍旧很高,所以她邀请的人都参加了这场聚会。

  赵母不喜欢出现在人前,这是她第一次以主母的名义召集家臣。

  开宴前,赵母拿出赵奢曾经的佩剑,横放在正坐的腿上。

  “我儿已经把我良人的声望毁得差不多了。”赵母将剑抽出一半,道,“我不能让他剩下的声望也被毁掉。”

  坐下的人都惊慌地看着赵母,不知道赵母要做什么。

  难道赵母要为赵括报仇?!

  赵母手摸着剑刃,让剑刃刺破手指,手指流出鲜血。

  一位赵家老人捧来一坛酒,赵母将血滴入酒坛中。

  “你们中有很多人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样,死在了长平。”赵母平静道,“朱襄公救回了十五万人,还有二十多万人死在了长平的战场。而我赵家家老的孩子,可能还并非死在战场。”

  赵母布满皱纹的脸露出一个讥笑:“他们死在了赵兵手中!”

  “主母!”一个家臣吓到了,想打断赵母的话。

  但赵母瞥了他一眼,他立刻感到遍体生寒,无法言语。

  “我想真相你们应该打听得差不多了。我儿赵括明知道是陷阱,仍旧被对方主动当诱饵的主将引诱。他就像是每次与别人论兵时一样,总认为优势都在自己这边,对方那里一定会出现劣势。所以他论兵才战无不胜啊。”

  赵母嘴角讥笑的幅度越发夸张。

  “他不仅把赵军都代入了秦军的包围,还以为兵卒如他论兵时一样完美执行他的命令。所以他夺走了他认为可以去送死的普通兵卒的粮草,给他的亲卫,给他认为的勇士,给战马!”

  “他还要杀掉不听他命令,刨廉将军留下的土豆果腹的兵卒!”

  “哈,他就这样被饥饿愤怒的兵卒杀死了!他的亲卫也被杀死了!他带去的家臣也都被杀死了!”

  赵母拔出剑,声音尖锐:“你说他们该不该死?!”

  “我说,该死!”

  赵母激动而尖锐的声音刺入了众人的耳膜,刺得众人胸口猛地一跳,大惊失色。

  赵母愤怒道:“即便那是我儿,那也该死!若是良人还在,他会亲手将我儿逐出家门!”

  “我知道你们中有的人憎恨朱襄公。你们为什么憎恨朱襄公?”

  “杀你们儿孙的是被激怒的赵兵,激怒赵兵的是我儿赵括,让赵括上战场的是赵王,进攻长平的是秦人!”

  “赵国打不过秦国,你们不敢憎恨赵王,我儿赵括已死,被激怒的赵兵太多你们杀不完,所以你们只能迁怒唯一在此事中得到了功劳的朱襄公!”

  “你们的儿孙死在了长平的战场上,死在了愤怒的赵国兵卒剑下,朱襄公却救回了杀了你们儿孙的赵国兵卒,并成为长平战场上唯一立下功劳的赵国人!”

  “所以朱襄公什么都没做错,你们中也有人要迁怒朱襄公!”

  赵母后悔了。

  当初赵王命赵括为主将,她只是请求赵王,如果赵括战败,请留她一命。她原本想着,只要她不死,良人曾经的同僚和下属就还和她有几分香火情,她就能护住孙儿,护住良人的血脉。

  如果那时候她以死威逼赵括不去长平,而不是寻求自保,可能就不会让自家落入如此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