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4节(2 / 2)


  “方家媳妇儿,说话要有证据,你说我家人多欺负你家相公人少,可是你看看,于成他说话了吗雷风他说话了吗咱家的壮劳力,一个都没动手,一个都没张嘴呢。”

  “在场,齐老先生辈分最高,你们一点尊重都不给我跟丽娘女流之辈,不也被你们夫妻二人指三道四,到底谁欺负谁”

  江岁安嘴皮子利索,三言两语就把许氏给顶了回去。

  而原先想要开口的于成和雷锋听了江岁安的话,只好默默的缩回一旁,当起了鹌鹑。

  新仇旧恨,许氏开始一桩桩的数落,非要把自家过得不如意,全都怪在江岁安他们的头上。

  而江岁安和孙丽娘毫不示弱,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吵得好不热闹。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里刚好三个,足够搭台子唱戏了。

  可这戏唱起来了,但是谁都说服不了谁,即便吵到脸红脖子粗,可听来听去,仍旧解决不了事情。

  “行了,都别吵了,都给我少说两句。”

  冷不丁的,一直沉默的方季猛然一拍桌子,吓的众人一激灵。

  江岁安、孙丽娘和许氏都闭上了嘴。

  方季深深一叹气,诚恳的道:“齐老先生,江姑娘,于兄弟,雷兄弟,还有孙家婶子。老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咱们一起沦落到这儿,本来就不容易,何必互相为难呢”

  “如今世道艰难,天灾不断,好不容易过两天清静日子,咱别跟好日子过不去,成不成”

  齐老先生捋着胡须,同样沉着面孔道:“我家也是这个意思,能过好日子,谁想吵吵闹闹可是骑上头来,咱也不能做那缩头乌龟,任人家欺负。”

  “这怎么就说到欺负上面了”方季苦笑着说:“我家若真是那欺负人的人家,又怎会落魄至此,混成今天这模样,您说是不是”

  齐老先生不搭腔,江岁安他们自然也都不说话。

  许氏做出一脸的悲苦,嘤嘤哭诉,甚至引得她家三个小子都跑过来,娘亲娘亲安慰个不停。

  你说这事儿怎么解决方艺呆呆的问。

  方季慢慢站起来,咬牙道:“行吧,江岁安你们这活,咱家没本事做,告辞!”

  第两百零一章 远香近臭

  直呼其名看样子是真不想做盖房的活儿了。

  江岁安刚要开口,于成先一步说:“那就这样吧,请了!”

  说完,他站起身,直接作出一个“请走”的手势。

  江岁安有些诧异,于成性子忠厚,轻易不会生气,怎么这会儿怒气冲冲的。

  于成生气,是因为方季对江岁安不尊重,就连于成他都不会用那样的语气叫江岁安的名字。

  他放在心尖上的人,凭什么受别人的气。

  于成强硬的架势,让孙丽娘心中特别爽快。她可是忍够了许氏,吃吃喝喝不说,有时候还顺手拿,让孙丽娘心里膈应极了。

  方季咬牙,他看出江岁安他们缺人得紧,原本只是想逼一逼江岁安,没想到弄巧成拙。说来说去,还不是怪许氏没用,她要是种得好野麻,他们方家哪用得着需求江岁安他们。

  方季狠狠瞪了眼许氏,后者一脸焦急,匆匆道:“爹,您说的是气话对不对”然后又去看江岁安,挤出一点笑意说:“江姑娘咱们都处了大半个月了,别为了一点小事伤了情份,不换就不换,没事的。”

  “什么没事有这么欺负人的嘛,有点东西了不起似的,怎么说我们也是凭手艺挣的,这要放在以前,你们就是求我们家,我们家还看不上这点活呢。”

  方艺也站起身,拽着许氏和三个孩子往外走。

  齐老先生不想闹得难看,好言地挽留方季。

  可方季已经打定主意撕破脸,索性破罐子破摔,嘲讽道:“哼,你家个个本事大,我家就是那地里的泥巴,攀不上你家这高枝儿!以后就别来往了,我可不想落个占便宜的臭名声,冤也冤死了。”

  齐老先生本是好意,没想到吃了个挂落,摇摇头,不再说什么。

  眼看着方季、方艺带着许氏和三个儿子头也不回地离开,齐老先生一声叹息,孙丽娘面有喜色,于成神色不善,雷风皱眉,江岁安面无表情。

  钱小花、钱小草和吴小鱼三个姑娘,把大人们的争吵看在眼里,大气不敢出。钱小花望着离去的方尺,眼中满是担忧。

  闹了一场不愉快,加上之前也吃的差不多了,齐老先生、江岁安、于成、孙丽娘和雷风都放下了碗筷。

  齐老先生瞧着其他人脸色都不太好,捋着胡须,劝解道:“哎呀,你们还小,不知道这人啊,就是远香近臭。”

  “远香近臭”孙丽娘不解:“齐老,这是什么意思啊”

  “意思是距离越远,关系越好处。离得越近,越容易闹矛盾。我们和方家日日同在山顶这块地方,又过得比他家好,迟早要处不好。”

  齐老先生早就看出来了,方家家风不好,尤其是掌家的方季,表面上老老实实,实际上总在心里东想西想,方艺更是心眼小,眼光狭隘。

  只不过方家人随随便便撂了挑子,这盖了一半的房子怎么办

  齐老先生指出后,江岁安便把想好的木板主意说了。大家赏脸了下,这样虽然辛苦点,倒也是个主意。九洲中文

  “而且这次下山,我和于成都受益匪浅,以后还会继续下山探寻,若是能找到比山顶更适合居住生活的地方,我们可以搬走。所以,房子只要能遮风挡雨就可以。”

  江岁安这么一说,齐老先生顿感兴趣,兴冲冲地告诉江岁安,以后再下山,顺着官道往东南走,大约五里的地方,应该有个大镇子,叫东风镇。

  “老夫年轻的时候,赶考路过东风镇,那里地理位置特殊,地处华容、威安、高门三州交界,交通便利,南来北往的各族人都爱去,集市日日都有,各色货物俱全,极其热闹繁华,若是熬过了劫难,东风镇倒是个极好的置办物什的地方。家里的米挺多的,要是能拿去换些调料、果蔬、现成的被褥、鞋袜等,真是极好了。”

  原来附近还有这样地方,众人心中不由得升起了向往。

  是了,家里米多,要是能拿出去换些别的,像是水果、蔬菜、大酱之类的,以后的饭桌上可就多了许多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