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5节(1 / 2)





  盛言楚也是这个意思,买了点东西,一行人往水湖村奔去。

  可想而知盛言楚带着媳妇归乡闹出的动静有多大,一两多一个的大爆竹,村长还有族长两家自掏腰包买了足足十个,爆竹声中,盛言楚携着华宓君进到村里。

  乡亲们簇拥在侧,见山栀和阿虎大包小包背了一堆东西,盛允南继母杨氏费劲挤进来扯着嗓子问她儿有没有往家里寄东西。

  盛言楚呶嘴让华宓君看杨氏,在回来的路上盛言楚就给华宓君打了预防针,说待会进了村一定会碰到跟他们要钱的杨氏。

  “哟,这就是楚哥儿在京城娶的大小姐?”

  杨氏眼睛像扫描仪一样打量华宓君,华宓君穿得衣裳虽质朴,却是虞城上等的湘绣好料子,杨氏才下地回来的手往上一抹就留了个黑手印。

  华宓君淡定的笑笑,将袖子从杨氏手中抽出来,盛言楚没华宓君有耐心,点点头后回答杨氏上一个问题:“南哥儿在京城好着呢,没空回来。”

  “咋没空?”杨氏指着阿虎,“原先我家南哥儿不是给你做书童吗?这是谁?南哥儿现在不做书童啦?”

  族长盛元勇忍着火气没去拉杨氏,杨氏是盛允南的继母,盛允南几年没回来,杨氏过问是应该的。

  “不做书童了。”盛言楚答。

  杨氏顿时尖叫:“不做书童那做啥?总不能让他一个大小伙在外边闲着吧?不成,我得让当家的去镇上写信让他回来。”

  “写什么信?”盛元勇将杨氏往旁边挤,瘪嘴道:“楚哥儿人不在这吗?你想让南哥儿回来,跟楚哥儿说一声不就行了?”

  杨氏忙扭头望向盛言楚。

  “南哥儿说他不回来。”盛言楚帮着传达盛允南的话,“他在京城好着呢,让我替他跟他爹说别惦记他,等明年得闲他再回来看他老人家。”

  “就提他爹没提我?”杨氏不悦。

  盛言楚回答的一本正经:“没提。”

  杨氏气息一窒,还想哔哔赖赖呢,族长盛元勇用力将人拽了出来,乡亲们见缝插脚,很快盛言楚身边就没了杨氏的立足之地。

  盛元勇见华宓君面貌生得白嫩精致,一个劲的夸盛言楚在外头有出息。

  华宓君配合着羞涩一笑,惹得乡亲们哈哈大笑。

  盛言楚这趟回来的突然,夜里还要赶路回静绥,为了办好宴席,盛元勇忙前忙后两条腿就跑酸了。

  饭毕,盛元勇找盛言楚商量开祠堂的事。

  饭可以仓促吃,祠堂不能。

  “等明年吧。”盛言楚说:“明年散馆后我还会回来一趟,到时候再开。”

  “成。”

  盛元勇点头,坐下喝茶时问起盛言楚在京城的情况,盛言楚知无不言。

  “三间铺面?!”

  纵是盛元勇好定力,此刻也惊得从椅子上站起来:“你要去衙门点卯,那三间铺子你娘一个人管得过来吗?”

  “管不过来。”

  “那谁在帮——”话说一半,盛元勇顿悟:“南哥儿么?”

  盛言楚嗯了声,将京城铺子的现状一并和盛元勇说了。

  一听盛家还买了签契的奴婢小厮,盛允勇这下彻底淡定不下来了。

  我的天爷啊,才十年而已,老盛家出来的长孙竟挣出了这般大的家业。

  水湖村距离静绥有点路程,盛言楚和华宓君还要赶明早的官船,和盛元勇聊了会后,盛言楚去拜了拜族中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

  不作久留,一行人很快又坐上回城的马车。

  马车吱吱呀呀的快要驶出村子时,盛元勇撇开相送的人群凑到盛言楚身边。

  “楚哥儿,有桩事原不该打搅你,可…哎。”

  盛元勇要说的是盛老爷子,当年老盛家散掉后,家里就只剩盛老爷子一个,还半瘫着!

  今天村里闹那么大的动静,盛老爷子拄着拐杖费力的从屋里出来,拉着人问谁家来贵人了。

  乡亲们可怜盛老爷子孤寡一人,故而没拿话刺盛老爷子,有年轻力壮的男人背着盛老爷子远远的瞧了一眼盛言楚。

  只这一眼瞧坏了,盛老爷子像个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夜里饭也不吃,就坐在乌漆嘛黑的破烂屋里抹泪。

  盛元勇看不下去,便将这事向盛言楚说一说。

  “要去看看吗?”华宓君问。

  “不看。”

  盛元勇叹气,华宓君没再过问此事,就着山栀的手进了马车。

  车外,盛言楚垂下眼睑,瞥了眼欲言又止的盛元勇,终是撑不住心软。

  “前些年我走时给了他五两银子养老,想来用光了吧?”

  盛元勇:“多亏你那五两银子才帮他找了个好游医治病…”

  盛言楚摸索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盛元勇大惊:“你这孩子!真要可怜他,给他五两三两花花就是了——”

  “不全给他。”盛言楚轻声道:“他为我哭一场,我出五两银子还他那几滴泪,多的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