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章跟着下地(2 / 2)


  十几年的思想已经让她们不知道反抗为何物,所以除了每日吃饱饭,心中再没有别的奢求。

  也许,可以从母亲身上下手。

  三人到地里的时候,看着干裂却也满是被刨的坑坑洼洼的地,穆清媱实在理解不了她们白费功夫的意义在何处。

  “大姐,二姐,咱们等母亲来了再说吧。”穆清媱看了看周围,除了稀稀拉拉的枯草其他什么都没有。

  两个姐姐犹豫了一下,轻轻点头。这地里是挖不出什么东西了。

  穆清媱指着后山问了些问题,心里盘算着一会去山里转转。

  说话间,也没等多久,邱氏挎着篮子远远走来。

  穆清媱三人迎上去,接过她手里的东西,“娘。”

  “娘。”

  “娘。”

  “嗯,先吃饭,媱丫头,你趁热吃,正好还热乎着呢。”

  “好,娘和姐姐也一起。”穆清媱也没客气,接过窝窝头一点点吃起来。

  就着西北风,吃着喇嗓子的窝头,穆清媱第一次觉得心酸。

  也许这就是前世的爷爷奶奶经常提起的闹饥荒,没有吃的。

  或者,比这更惨。

  “娘,咱们去山上转转吧,可以捡些柴,挖些野菜,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能碰到您说的药材呢。”

  邱氏被穆清媱第三句话打动了,那些药材确实是重要的。

  刚刚两个姐姐犹豫也是担心穆清媱身子不好,跟着他们爬山,怕她身体不舒服。

  另外一方面,一会儿地里肯定还会来人,就怕有坏心眼的看不到她们几人回去向祖母告状,到时候又要挨骂。

  不过,母亲都同意了,她们也没有意见。

  母女四人拿上东西朝不远处的山走去。

  在她们进山的时候,太阳慢慢升起,地头上也能看到陆陆续续出现的人。

  基本上都是女人,有的带着孩子,有的就一个人,在地里埋头刨着。

  之前种的红薯或地瓜,说不定就能挖到一个,有的也会走远一些,挖些野菜什么的。

  他们这个村子,叫台宁村,村里什么姓氏的人都有,算是很杂乱的村子。

  这里大约有一百二十多户人家,地也不少。

  据说,几十年前,这些人都是逃荒而来,当地官员怕上面追究,将他们安排在了这偏僻的村子定居。

  几十年来,开垦出来的地也都按照人口分了出来,村里有了村长管理。

  但是,最没有改变的就是贫穷。

  本来,穆清媱的祖父如果活着,说不定穆家境况不一样,因为她祖父在逃来之前是个教书先生,颇有学问。

  他们这些后辈的名字就是祖父取好之后,生下来男孩女孩让他们自己挑。

  只是,祖父身子不好,在这个地方没多久人就撑不住了。

  所以,穆家也就只能靠在外做工的大伯和父亲。

  就算这样,穆家的日子还算好的。

  因为他们相比较村里其他人,都是认字的,比起扛包袱之类的苦力,他们就是跑跑腿之类的轻松活,挣得也相对来说比较多。

  其实他们挣多少银子都无所谓,母女四人从来没见过一个铜板。

  比起大伯家两个在镇上读书的堂哥,她们母女连村子前面都没出过。

  同在一个家,差距就是那么大。

  村里大部分都是百姓,种地,做苦工,吃糙面。

  所谓的生活,就是活着而已。

  ------题外话------

  亲爱的小可爱们,喜欢的话请记得收藏,每天稳定更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