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八零年代做大佬[穿书]第54节(2 / 2)


  梁振邦特别紧张,时刻关注,对比顾南朔的轻松自在,像是地球的两极。

  梁振邦非常郁闷:“我就一个打工的,都紧张得要命,就怕不好卖,到时候大批产品收回来,全砸手里。你一个老板,怎么一点都不着急?”

  顾南朔眨眨眼,笑而不语。

  第51章

  八月二十五日。

  见鹏城之事基本了结,玩具厂也逐渐上了轨道,顾南朔与梁振邦协商后,留他在这边照看,自己回了元华。

  还没进家门,就看到院子里,许光林带着三个侄子在踢球。屋檐下,一个中年男人摇着扇子纳凉。屋内,顾南弦与顾南舒同一个妇人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还是顾明璟最先看见他,张开双臂扑过来:“三叔!”

  这一喊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顾南朔抱着他进屋,在顾南舒的介绍下得知,中年男人名叫许则仁,妇人名叫秦清微,正是许光林的父母。

  彼此寒暄过后,顾南朔用新玩具把孩子们支出去,这才坐下来好好同对方说话。

  许则仁长相儒雅,秦清微颜色秀丽,二人都自带一股子书卷气,说话宛如和风细雨,让人听着舒畅愉悦。

  上了茶,顾南朔问:“许先生许太太来元华有一个多月了吧?”

  元家跟秦家可是打个照面就走了。

  秦清微听出他的言外之音,笑着回答:“我们家老许说的,救命之恩大过天。我跟他就光林这么一个孩子,顾先生救了他,便是救了我们一家。既然是来道谢,总没有连正主的面都没见到,丢下东西就走的。”

  最后一句,不免透出几分对元秦两家做法的不屑来。

  元家也就罢了。秦家……

  秦思远曾说自己是许光林的舅舅,那么应当与秦清微是姐弟才对。那么她自然也是秦家人,身为秦家人,这么说秦家,是不是有点不太妥当?

  顾南朔有些疑惑,但考虑到这是别人的家事,又将这股疑惑压了回去,什么都没问。

  突然,院子里的玩具警车鸣笛,还说着放下武器,赶紧投降的话语。许则仁愣了好一会儿,笑起来:“这玩具还真有意思。听说是顾先生自己设计的?”

  “对!”

  许则仁看向被顾明璟扔在桌子上的警车包装盒,拿起来发现里面还有个小册子,打开后,颇为惊讶,再去看消防车与救护车的包装盒,里头竟然都有,就更为惊讶了。

  “顾先生怎么想起来做这个?”

  “只是觉得这些东西很有用,可老百姓却非常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便想着尽自己的能力,能做一点是一点。虽然可能有些买玩具的不识字或者识字却不会去看。但只要一百个买的里有一个看了,并且记住了,也是好的。”

  许则仁连连点头:“顾先生说得对。”

  见他颇为赞同,顾南朔心念一动,“若是可以,这种事情由政府来宣传效果会更好。比如每学期抽几个课时在学校开展此类知识讲座,再比如电视台开办一些相关的科普栏目。知识是需要传播的。一传十,十传百,才能达到大范围推广的作用。若是民众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就能避免被骗,也可以在危急关头自救。”

  许则仁怔愣片刻,若有所思。

  彼此又说了些话,秦清微将许光林叫过来,当面郑重谢过救命之恩,起身告辞。顾南朔亲自送出去,离了院子才说起市里新城区的开发项目。

  秦清微与许则仁皆是一愣,眼中闪过茫然,转瞬又变为了然。

  秦清微笑着说:“顾先生误会了,这事不是我们做的。”

  即便不是他们做的,也与他们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时候,很多事情是不需要刻意去做的。他们滞留元华一个多月,数次拜访顾家,更是与顾南舒顾南弦相处融洽,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讯号。

  秦清微看出他的心思,道:“顾先生!政府既然把工程交给荣达,自然有他们自己的考量。我跟我先生虽然是许家人,却不担公职,不涉政治。这点整个京都圈子的人都是知道的。现任上阳市市长我听说过,他虽家世不显,却是京中霍老的学生。不会不清楚这点。

  “此人为人还算公正,不会因私忘公。新城区的项目是上阳市目前规划的重中之重,关于这方面的任何决策都会通过他。他既然批准,必然是考察过荣达,觉得荣达符合条件。若荣达资质不够,他是不会看任何人脸面的。当然,如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任何违规违法问题,他也会秉公处理,绝不手软。”

  最后一句,既是市长的态度,也是许家的态度。这是给顾南朔的提醒。许家的做法不似秦老太太那般粗暴,也有自己的原则与底线。他们放出讯号,却不会直接插手,更不会容忍越界。

  即便如此,已能给予他莫大助力。

  顾南朔点头:“谢谢!”

  秦清微一愣,笑起来。

  待得双方分别,走得远了,秦清微感叹说:“这位顾先生是个妙人!”

  许则仁附和:“确实。谁家做玩具的还会想着做医学消防类的知识科普?”

  秦清微摇头:“我说的不是这个。他们在老太太的事情上做法那么激烈,直接把钱甩在思远脸上,我刚才还担心他会推辞,甚至发脾气。谁知道他没有,反而坦坦荡荡跟我们说谢谢。态度不卑不亢,既不挟恩图报,也不强硬将一切帮助拒之门外。是个能干大事的人!”

  再联想他应对歹徒时的做法,临危不惧,面不改色地装怂做戏,一步步将歹徒引入自己的圈套,再利用书信的首尾字谐音把消息送出去。不论心智、能耐与胆识都非寻常人能比。

  再加之做玩具创新,还不忘顺带添上一些知识科普,那些东西看似简单,却是于民有用,于国有用的。这份用心与胸怀,也不可忽视。

  结合种种,秦清微知道此人非是池中之物。一个小小的元华县,甚至是一个小小的鹏城玩具厂是困不住他的。总有一天,他能一飞冲天。

  可惜,这么一个人物,罗氏居然妄想用一万块买断恩情瓜葛,还在言语中处处夹枪带棒,明里暗里透着警告。

  呵!真是越老越糊涂,办事越来越不靠谱了。

  想到此,秦清微神色复杂起来。

  老太太罗氏初嫁到秦家的时候,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那会儿她对秦清微及其大哥秦清江都很好。二人生母早逝,秦清江比秦清微大好几岁,还留有一些对生母的印象。秦清微是连生母的面都没见过的。因此完全谈不上对罗氏的排斥,反而因为头一次感受到母亲的温柔呵护,十分欢喜。

  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罗氏怀孕,生下了秦思安。有了亲儿子,罗氏对继子继女的态度就冷淡了下来,却还不算坏。

  真正转变发生在罗氏第二胎生下秦思远后。有两子傍身,罗氏自觉在秦家站稳了脚跟。尤其秦思安渐渐长大,展露出了超越同龄人的聪慧,被亲朋夸赞,受老爷子喜爱。罗氏觉得时机成熟,开始动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