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节(1 / 2)





  “赵医生,这份是你的。”

  每份外卖包装上都写了名字,助理将一份写着赵之意名字的外卖放在她的位置上,朝赵之意笑了笑。

  “谢谢。”

  赵之意从林宗衡助理的手里接过外卖。

  “张护士,这是你的。”

  “刘医生……”

  每个人的饭盒都是三菜一汤的标配,助理似乎对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口味似乎十分了解,订的饭菜都十分符合他们的口味。

  张兰兰看见外卖盒子上的logo,忍不住道:“居然是鲜味居的外卖,这一顿没有几万块都下不来吧,林导大气啊!”

  助理笑了笑,没说话。

  鲜味居同样是金南市的百年老店之一,虽然跟澜私房菜馆完全不能比,但做到如今也已经成了一个网红品牌,主打中高端餐饮,人均最低消费500+

  但对于赵之意开始,500+的中高端餐馆和医院5块钱的食堂盒饭并没有显著的差别。

  倒不是她不挑食,而是因为太挑剔了,所以食物对她而言,分为三个层次:难吃,勉强入口,令人惊艳。

  食堂和鲜味居都属于第二层。

  赵之意打开她的饭盒,里面是脆皮烧鹅、白灼菜心、豉汁排骨,汤是一道山药排骨汤,看起来和其他人的没什么区别。

  她夹起一块排骨放进嘴里,咀嚼了两下,而后眼睛因为惊讶而微微瞪大了少于。

  这道排骨不像是鲜味居的厨师能做出来的水平,倒是跟澜私房菜馆的豉汁排骨的味道一模一样。

  赵之意仔细观察,发现她眼前这份外卖的盒子看起来虽然跟鲜味居的十分相似,但餐盒上却是一个“澜”字的徽章印记。

  赵之意看了看其他人,别人的外卖好像都是鲜味居的,只有她的不一样。

  她看向助理,助理笑了笑。

  手机放在桌子上震动了两下,她拿起来一看,是林宗衡的消息。

  林宗衡:饭菜还合你的口味吗?

  赵之意瞬间就明白了,这份不一样的外卖是林宗衡的授意助理买的,她打字回道:味道很好,让林导破费了。

  赵之意将这段话发过去之后,便将手机反扣在桌面上不再看手机了,而林宗衡也没回她的微信。

  说来也奇怪,林宗衡在医院待的前两个月,他们两人因为生活作息不同,并没有多少交集,顶多也就是点头之交。

  但自从跟林宗衡吃了一顿饭后,两人倒是慢慢熟悉起来。

  这大概就是一饭之交?

  如果能将赵之意的手机拿过来翻出她和林宗衡的聊天记录,就能发现他们基本上天天都有联系,虽然聊天内容仅限于日常问候,不会超过五句话。

  第二天,纪录片的摄制组便撤离了急诊科。

  赵之意头几天没看到医院里拿着摄像机走来走去的人还真有点不习惯,不过一忙起来就什么都忘了。

  不过林宗衡好像并没有从医院后面的小区搬走,赵之意晨跑时偶尔还会遇见他。

  气温越低,急诊科接诊心脑血管意外的病人越多,心梗的、脑梗的、脑出血的,有时候一个抢救室里全是这样的病人。

  元旦之后,赵之意更忙了,她的日常就是上班,经常性加班,休息之余还要备考四月份的职称考试。

  赵之意今年二十九岁,如果这一次考试通过,她便是金南市一如今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可以在主任的指导下完成更高难度的手术,

  今年的春节在二月初,金南市的外来人口多,一到春节,外地人回家过年,整座城市都变得安静,医护人员是为数不多的还在上班的人。

  赵之意今年已经是第三年除夕夜留守医院,不过好在今年何主任给她排了初一到初五休假。

  除夕夜,医院食堂给医院里每个值班的工作人员都发了一份饺子,饺子是食堂师傅丽嘉当天手工现包的,味道虽然不算顶好,但个大管饱。

  赵之意吃得有点撑。

  许是国人觉得大过年的去医院看病寓意不好,除夕夜的急诊科没有以往那么忙,抢救室里的几张床位都空了出来,里面的监护室也空了一半,剩下那些都是暂时不能转进住院部或者出院的病人,

  赵之意巡了一遍病床,18床的病人是个年轻小伙子,今天早上因为急性阑尾炎收进来,过两个小时就要转病房去做手术,为了防止术中病人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术前需要常规禁水禁食8小时,大过年的旁边的病人在吃着年夜饭,而他只能看着别人吃,看起来有点可怜。

  “医生,我肚子好饿,你就让我吃点东西吧!”

  “你还有小时就要做手术了,这个时候吃东西,你手术还想不想做了?”

  “忍着点吧,手术结束之后,你想吃什么都可以。”

  “医生你骗我,刚刚另一个医生说我做完手术后要等到放屁才能吃东西,而且手术后一周内只能喝粥。”

  赵之意没有一丝因为谎话被拆穿的尴尬,笑道,“你要是真的饿得受不了,我让护士给你再打点葡萄糖,你别偷偷吃东西,我会让护士监督你的。”

  小伙子:夺笋呐!

  这个小伙子的病情是监护室里最轻的,走到监护室的另一侧,更靠近护士站的地方,这里有四个病人,全都是告病危上呼吸机的,他们都是癌症晚期的病人,家属把他们送来医院就是希望他们能度过正月十五再离开。

  但这样也只是强行吊着一口气,不让家属留遗憾罢了,癌症的终末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全身,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痛苦不堪,只能靠吗|啡缓解疼痛,身上至少有三条管子。

  就像监5床的阿姨,胃癌晚期,伴肺部转移,两天前因为呼吸衰竭、消化道大出血入院,因为家属要求抢救的决心十分强烈,急诊科的医生用尽所有的手段才勉强吊住她的命,但估计熬不过初三。

  他们在监5床的阿姨身上放了有创血压监测、气管插管、尿管、腹腔引流管、picc管,家属不肯放弃,病人为了还活在世上的亲人承受更多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