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节(2 / 2)


  碧莹莹的荠菜粥很软很香,但是对于肚子缺油的人来说,这感觉谈不上多好。

  卢青桑不理会表姐的抱怨,默默地喝粥。

  董静娴咂咂嘴巴,“再加点肉末就好了!”

  肉末,去哪里找肉末,肉都被马氏锁在柜子里呢。

  吃过午饭,还有一大堆的活儿要做。

  董家养了一群鸡,两只大肥猪。卢青桑与元宝两个喂了鸡,再去野外打猪草。

  简单来说,卢青桑的母亲是董贤的同胞姐姐,她算是与董家血脉亲近的外甥女,可是这外甥女,也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她的地位与元宝一般无二。

  错了,她还不如元宝,毕竟元宝做事拿工钱,她则是免费给董家做。

  并不是她奴性坚强,真把自己当马氏的丫头了,实在是有苦衷。

  她穿过来还没多久,至少要先搞清楚情况再做打算。

  原身卢青桑小姑娘,出身很不错,官家女,母亲早逝,父亲卢简,进士出身,乃是应天府高淳县令,听讼明决,政简刑清,是百姓口中的清官。

  在任上本来好好的,县衙库银突然失踪,朝廷派锦衣卫捉拿卢简进京审讯,卢家散尽家财赔了库银,然而卢简却没能活着出锦衣卫诏狱,据说是在狱中病死了。

  小姑娘投奔在京郊的舅舅,舅舅对她还好,舅妈十分不喜欢小姑娘,明里暗里折腾。

  小姑娘在董家的日子很不好过,连多喝半碗粥都要看马氏的脸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洗衣做饭,喂鸡喂猪,农忙时甚至还要下地。

  好好的一个千金弱质,累得生了病,就这么死了,卢青桑这才穿过来。

  卢青桑有原主的记忆在,隐隐能感受到原主的悲愤。

  卢简待妻弟一家不薄。

  董贤屡试不中,于生产上又不通,卢简前些年不知补贴了他多少银子,现在孤女投奔,过得是奴仆不如的日子。

  不但不拿工钱,马氏面甜心苦,有时候甚至连饭也不给吃饱。

  董贤未必不知道外甥女的处境,但他辖制不住妻子,任由马氏苛待外甥女,即使外甥女重病在床,也不过是骂了马氏几句。

  要不是卢青桑穿过来,只怕原主死后,董家人又是幸福美满的一家人,无人再记得这个可怜的小姑娘。

  洗衣做饭对与卢青桑来说没啥问题,喂鸡打猪草实在不会,幸好有元宝帮忙,两人忙活了大半天,总算将马氏交代的事情做完了。

  卢青桑累得腰酸背痛,几次想撂挑子不干了,可是眼下她无处可去,得罪了马氏,马氏那性子还真有可能赶她出去,舅舅就是看在一对儿女的份上也不能把马氏怎么样。

  倒霉的还是她。

  ……

  马氏的娘家位于马家村,离清水村不远。

  她父亲是附近有名的土财主,家里有几百亩地,但是极度重男轻女,就连马氏出嫁时也舍不得多出嫁妆,陪送了几亩地,就是这几亩地还都是下等田,连半石麦子都产不了。

  在这一带被传为笑话,马氏不以为意,仍然拿娘家当宝,一有时间就回娘家。

  当年马氏的爹把女儿嫁给董秀才,原本指望着董贤日后科举发家,还可以沾沾光,谁知董秀才再也没能更进一步,从一个年轻的小秀才,变成如今的老秀才,科举无望。因此马家人越发不把这个姑奶奶放在眼里。

  马氏这次回娘家是带了目的回来的。她儿子董文昌今年周岁十八,也该考虑起婚事,在她眼里再没那个姑娘比得上自家的侄女儿更配做她的媳妇了。

  马氏的嫂子狄氏漫不经心道:“我们秀兰年纪才十五岁,还小呢,婚事先不急。”

  董文昌年纪不小了啊,马氏急呀,笑道:“可以先定下来,明年再办婚事也成。都是亲戚,秀兰嫁过来,我把她当亲闺女对待。”

  也没见你待自己亲闺女有多好,狄氏嗤笑一声,但是又不好直接回绝马氏,于是道:“我看你外甥女还不错,有十六岁了吧,年纪与文昌最相配。听说她还是官家小姐呢!”

  马氏想也没想就说:“什么官家小姐!她爹犯了事,死在牢里,晦气得很,做我的儿媳妇是不配的!嫂子,你就把秀兰给我做儿媳妇吧,文昌好学,考个举人不再话下,肯定能为秀兰挣个凤冠霞帔回来。”

  不过是一个闺女罢了,她是尊敬狄氏这个做嫂子的,才来跟她说,不然直接跟爹与大哥一说,岂有不同意的。

  狄氏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举人哪有那么容易考中,董文昌要是跟他那爹一样,一辈子做个秀才,能有什么出息!狄氏的意思,更愿意把女儿嫁给一户富庶的人家。

  她笑道:“妹妹先不忙说这话,家里的事情毕竟是要男人做主,我看妹夫很愿意让自家外甥女做儿媳妇。”

  马氏的眉毛紧紧皱在一起,这倒是实话,董贤几次说要为儿子定下卢六娘。看来还是要先把卢六娘这个麻烦解决。

  作者有话要说:  锦衣卫小哥哥原来是个城管(巡查)哈哈。

  明天晚上九点更新。

  有小天使(名字记在我心里)灌溉营养液了,谢谢!

  第3章 (捉虫)

  马氏从娘家回来,脸色很不好,看卢青桑更是各种不顺眼。

  董贤此刻已经从村塾回家,当着丈夫的面不好无缘无故骂卢青桑,于是对着女儿骂道:“这么大的姑娘家,天天只知道吃,再吃下去家底都被你吃完了!”

  正打算添饭的卢青桑听了这话没有犹豫,果断地又添了半碗饭。

  中午喝了那仿佛能当镜子照的稀粥,根本不能果腹,即使后面吃了肉饼子,也早就消化了。她不想像原主一样因为舅妈的脸色而饿着自己,这副身子太弱,还得先养好了再说。

  被指桑骂槐的董静娴不干了,气呼呼道:“娘准是在外公家吃了排头,回来迁怒我,你怎么不说哥哥啊!”

  “死丫头,你跟你哥能一样么!”马氏偏起儿子来光明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