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2节(1 / 2)





  张良自己本就是贵族,最是清楚贵族的心思,若说从前他还对这些腐烂到骨子里的人忍着,可是却不知为何越发不想忍了。

  “宝藏的用处是什么陛下想清楚一定能明白臣之所指。”张良也是点到即止,接下来刘邦要怎么样,那就是一个皇帝该思量的问题,张良可以给刘邦提议,但是绝对不能帮刘邦去做决定。

  刘邦果然在思考,张良的意思和刘元的意思都是在于怎么用这个宝藏,而用是实用还有假用,刘元劝刘邦顾忌天下百姓,为了大汉的江山,刘邦就算再想将这个宝藏收为己用也得为了大汉而舍出去。

  好,既然都想用在大汉的身上了,那么怎么用才算是最好的?

  刘邦把萧何和张良他们叫来就是想要商量这个问题,可是萧何也好,张良也罢,虽然意思没有说白了,大意也是让刘邦把宝藏用到刀刃上。

  什么才叫用到刀刃上?

  如果说先前刘邦还不一定能确定,张良指出宝藏是藏不住的,而且还有贵族在一旁虎视眈眈,前方匈奴更是外患,这是点出了朝中的潜在危机和直接面临的危机。

  还有张良指出贵族们的本性,他们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是为了钱财可以不择手段的人,刘邦如果不想让他们抱成一团,最好就不要给他们抱成团的理由。

  财帛动人心,这不仅是对寻常人,对贵族来说,钱帛更是重中之重。

  刘邦听明白了,而张良却不再继续说下去,只让刘邦想好了接下来究竟是要怎么利用这个宝藏。

  刘邦确如张良想要的那样正在考虑细节,那么大的宝藏如果运回来一定就会惊动整个长安,如果不运回来,刘元出宫引起那么大的动静,不可能没有人跟着刘元一道去的,如此一来,宝藏所在也是藏不住。

  “出宫去看宝藏的人是元儿,朕只当不知道如何?”刘邦在这个时候冒出一句,无论是萧何还是张良亦或是不知内情只听着刘邦这一句的曹参都立刻忘了规矩拿眼看向刘邦。

  “朕有些事洋适合去做,交给元儿会做得比朕要好多了。”刘邦就是这么告诉他们,为什么他会当作不知道这件事,那就是想将这件事全都推到刘元的头上,且由着刘元去顶住那些人。

  不,是由刘元去对付那些人。

  萧何和曹参都是刘元的先生啊,萧何更是知道刘元没有贪下宝藏而将宝藏献出刘邦的原因,刘邦这么直接想将事情都推到刘元的头上,虽然刘元本就是知情的人,但是刘邦这么做,萧何也是顿了半响没反应过来。

  张良更是直接闭上了嘴,他并无让刘元吸引贵族们注意力的意思,刘元一而再再而三做的事早就已经引起了贵族对刘元的不喜,如果再叫贵族们知道刘元得了大秦的宝藏,他们一定想得到这份宝藏,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不知还会对刘元使出什么样的手段来。

  “暗杀,他们杀过了,元儿将他们镇住了,吃过亏的他们不会再敢轻易妄动,那么他们能做的是什么?”刘邦在那儿分析,下面的三个人心思各异,刘邦却也顾不上。

  “与元儿斗智,元儿斗不过他们?”刘邦反问一句,也是对刘元的信任啊,他相信刘元一定可以制得住这些人,让他们再也不可能凭白无故占便宜。

  可是下面的三个人都不作声啊,哪怕刘邦是君王,但他也更是一个父亲,刘元为刘邦都做了什么,他们心里有数得很,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他们再说出什么不利于刘元的话来,他们真是说不出来的啊。

  刘邦喃语完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再一眼看了三人都垂下头装作好像什么都没听见的样子,刘邦也想起来了这件事其实他们不宜插手,“好,朕知道该怎么做了,你们且当都不知道这件事吧。”

  让他们进宫来就是向他们讨主意的,如今刘邦主意已定,当然赶紧将他们打发走了。

  “臣告退。”第一个要退的人就是张良,张良动作反应如此之快,萧何和曹参也赶紧的作一揖道:“臣等告退。”

  也是赶紧的准备离开,刘邦冲着他们挥手道:“去吧去吧。”

  即将他们都打发了,三人齐齐地退下,也不说话地直往宫门去,本来该各自散去的人却往同一个方向去。

  怎么说他们也是相伴多年的同僚,自有他们的默契。

  伺候他们的人不远不近地跟着,而到了一处僻静之地,三人又同时的停下脚步,曹参立刻道:“陛下此意是又让始元公主为饵。”

  他们还能不明白刘邦的意思?刘邦是再一次想用刘元去为饵,去吸引贵族们的注意力。

  贵族一而再,再而三没能从刘元的手里讨好得,如今再出手更是为了利,一定会更加不择手段。

  “暂时不会有什么事。”张良思量着肯定地说。

  “与匈奴的和亲在即,他们再看重利也会想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只有性命保住了,他们才会想下一步的荣华富贵,而且让殿下掌宝藏而动利动之,未无不可。”张良说出的是人性,尤其让贵族在生死之间的选择,他们是不会犹豫的。

  “留侯说得对,在天下未定之前,匈奴来者不善的时候,他们既然恨不得公主出嫁和亲,虽说也是存了心想让殿下离开大汉,从此少了一个难以对付的敌人,同样还是盼着匈奴打不进大汉。

  因为若是大汉的兵马不足以对抗匈奴,真叫匈奴打了进来,他们也讨不得半分好。

  所以和亲是他们盼着的,也是他们觉得能在不损失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最能解决了匈奴办法。好不容易刘元当真要去匈奴和亲了,他们不会亲手毁了大好的局面。

  “这群贵族,既想着用人到底,还想从人的身上剥一层皮,都是不是什么好东西。”曹参同样想明白了,一脸不屑,狠狠地唾了一口。

  “咳咳。”萧何提醒曹参地咳了一声,曹参立刻意示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地道:“留侯,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没说你。”

  “咳咳。”萧何再一次咳嗽,曹参睁大了眼睛还想再解释的,最终是无力地摆手道:“算了算了,我不解释了,越解释越乱。”

  “御史大夫的意思良明白,你不必解释。”张良那叫一个温和理解,曹参见张良没有半分怪罪的意思,那也是大松了一口气,朝着张良再作一揖,“留侯真君子也。”

  张良一笑却摇了摇头,“殿下为大汉做了那么多,没想到我竟然还雪上加霜。”

  萧何冲着张良道:“与留侯并无关系,殿下就算知道也不会怪留侯出这样的主意,留侯也是为了大汉好。而且,选择让殿下来为饵的是陛下,并不是留侯你,如何能怪留侯。”

  刘元又不是不讲理的人,张良就算是出了利用宝藏再一次分化贵族的主意,更想对付匈奴,选择让刘元做这个饵那也是刘邦决定的。

  站在刘邦的立场还有如今的局势,刘邦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更合适的人选替代刘元,这也是刘元为什么会被刘邦选中的原因。

  有些事他们就算不曾说破,他们也知道刘邦在这个选择上并没有什么不对,刘元,刘元……

  “无妨无妨,留侯可以给殿下出出主意对付那些贵族,还有匈奴,留侯还是送亲使。”曹参倒是想得开的啊,不就是贵族们要出手对付刘元,那就对付好了,让他们都对付去。

  身为先生,而且事情明摆着还是刘邦坑的刘元,他们要是去帮刘元,既对付贵族,又对付匈奴,总不可能刘邦会不乐意吧?

  “你是糊涂,陛下就是不方便出面所以才会将事情都推到殿下的头上,如果我们与殿下出谋划策,那就等于告诉天下人知道陛下早就知道宝藏的事,那样一来,他们还能看不出来是陛下用计?”萧何指出曹参没有深思的问题。

  曹参……

  他果然是脑子不够,听听他给出的什么破主意,全然是要破坏刘邦计划的。

  “那你们说,我们看着公主再一次被贵族们对付,我们就袖手旁观?”曹参是不乐意这样的,所以这才会急急地追问,想让他们想想别的办法。

  张良道:“想要插手也得有理所当然插手的理由。”

  这是在想帮忙的事要怎么操作?曹参一眼看向张良,那等着张良下文的意思,结果是张良不作声了,曹参等了半天没能忍住,“留侯,你想出来有什么可以理所当然插手的理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