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5节(1 / 2)





  七月流火,御驾回銮,没几日,京城地界便接连秋雨绵绵,无昼无夜,滴滴霏霏,久不见晴,皇帝因天气转阴,怕温蘅外出受寒,劝她莫出建章宫,每日里扶着她在殿内行走,强身健体一阵后,便扶她至已换铺软毯的窗榻处坐下,亲自剥切应季水果予她吃。

  这日,宫侍捧进新摘洗净的上林苑葡萄,皇帝扶温蘅在窗榻处坐下,盥洗双手后,拿了果碟上的葡萄,边剥皮边道:“郑太医说孕妇食用葡萄,可健脾胃,利于安胎,夫人多吃一些。”

  他将剥了大半的葡萄,递至她的唇边,看她就着他的手、低头抿吃了,心中比自己吃了,更甜百倍,笑着问道:“是不是十分清甜可口?”

  温蘅抿嚼着口中的葡萄果肉,是觉十分清甜多汁,且有一股特别香气,与从前所吃不同,微点了点头,皇帝边另拿起一只轻剥,边笑道:“这是长在上林苑的玉香葡萄,品种来自西域宛月国,培植起来不易,旁处没有,如今正是应季,夫人若爱吃,就让底下人日日呈上一盘……”

  他说着说着,忽地想起小的时候,秋日里与明郎同往上林苑骑马打猎,渴了累了,便跑到果苑里,寻摘成熟的玉香葡萄,洗净开吃,还要比谁吃得快,输了的那个,就要将所射的猎物,都输给对方。

  记得一次狩猎,是随父皇同行,他在与明郎的“比赛”中输了,输得一无所有,在入夜父皇命人清点诸皇子所猎时,杵站在那里,等着内监清出个一无所有来,等着被父皇责骂,被一众皇兄皇弟奚落。

  他原也已经习惯了如此,可等父皇内监清点了,众人看他的眼光,却都变了,原来他猎物众多、名列前茅,原来明郎不但没有拿走他的猎物,反还将他自己所猎的,都悄悄地给了他。

  往事如线,略想起一点,便连起千丝万缕,纷乱如麻地占据了人全部的脑海,皇帝心事浮沉,剥葡萄皮的手,也不自觉缓了下来,温蘅看他似是若有所思的模样,自拿了一只葡萄,慢慢剥着,皇帝见状回过神来,忙道:“夫人别脏了手,还是让朕来吧。”

  温蘅仍是自己慢慢剥着,边剥边问:“陛下在想什么?”

  她从前才不问他在想什么,从前他的一切,她都是不想了解也与她无关的,皇帝听温蘅这样问,心中高兴,却又因所想为明郎,不免难于直言,只道:“朕在想几桩朝事。”

  温蘅微垂首剥着葡萄道:“范汝死得蹊跷,他那病都得了七八年了,平日里药吃着,一直没有大碍,怎就在将抵京城时,突然病入膏肓、无可救药,这事也做得太让人生疑……”

  皇帝原先还担心“范汝暴死”一事,会令她希望突然落空,会刺激到她,好在她虽因此事有些失落惊颤,人倒还好,只是这些时日以来,心里一直念着这件事,可不利于安胎,此刻听她又提起,在旁安慰道:“朕知道,你哥哥这刑部郎中也不是白当的,他心里也敞亮得很,此事定会深查到底,这桩事的真相,定国公府谋逆案的真相,终有一日,都会水落石出的,夫人别担心,当下重中之重,是安心养胎,等着我们的孩子,平平安安地来到这世上。”

  温蘅眼望着自己隆起的腹部,想着再过一月,就可与腹中的孩子相见,眉眼柔和,蕴满慈情。

  皇帝看她这样,心中自然高兴,起身挨坐到她身边,侧躬着身子,贴着衣物与他们的孩子絮絮说话,先是言辞微厉,令孩子要乖乖地来到这世上,不许闹腾他她母亲,接着又委屈诉苦,说给他她选挑了好多好多好听的名字,可都被他她的母亲给否了,这就离预产期还剩一个月了,名字还没定下呢!

  温蘅手抚着隆起的腹部,淡淡瞥看着叨叨抱怨的皇帝,“陛下选的字,都不大合适。”

  皇帝十分不服道:“个个都是朕精心选挑的,寓意极佳,就如新近选的这个,‘烨烨荣光’的‘烨’字,寓意光辉灿烂,好得很,怎会不合适呢?”

  温蘅淡道:“‘薛烨’‘血液’,听起来像见了血似的,不大吉利。”

  皇帝默默,心中叨叨这孩子定是要姓元的,元烨听起来就吉利得很,他无声暗叨片刻,又听她静道:“还是选这二字为好,若是男孩,就叫薛冀,希冀之冀,若是女孩,也叫薛霁,雪霁之霁,寓意雪后天晴、未来可期。”

  ……妈呀,元冀,元霁……这刚生下来,就直接圆寂了,这还了得!!

  皇帝结结巴巴道:“这……这两字……不大好……不大好……”

  他看温蘅看他,又补道:“朕选的那个字,也不大好,不大好……”

  皇帝默默片刻,折中道:“要不这样吧,咱们将选挑的名字写在纸上揉团,等孩子生下来了,让他她自己抓,抓着哪个就取哪个,若是男孩抓着女名,抑或女孩抓着男名,就重新再抓一次,让他她自己定自己的名字,好不好?”

  ……这般,他可暗箱操作一番,让他的心爱的小皇子或小公主,去抓他精心选定的佳名……

  皇帝心里在笑,面上也在笑,牵着温蘅的衣袖问:“好不好?”

  温蘅不置可否,其实郑太医一早把脉判定了腹中孩子是男是女,身为太医院首席、当世圣手的郑太医,应是不会出错的,可不亲眼见到孩子,温蘅就总觉得是男是女都有可能,遂还是将男女之名皆备了,皇帝也是如此,甚至比她还要迷糊,有时竟会说郑太医会不会老糊涂了,其实她腹中藏着一男一女双胞胎,是老糊涂的郑太医,只把知了一个出来……

  温蘅正这般想着,就听皇帝憨憨笑道:“也许到时候出来了两个孩子,到时候男孩抓到女名,女孩抓到男名,也不用重抓的,让他们两个,彼此交换就是了。”

  皇帝这般笑说了一句,也觉自己是异想天开,他又笑同温蘅腹中孩儿,说了好一会儿话后,轻握住温蘅的手道:“姓元吧,这个孩子得姓元,这是为他她好,也是为夫人好,朕虽想要个贴心小棉袄,但看眼下时势,这个孩子,若如郑太医所说是个男孩,最好不过,姓薛的孩子,可爱的女儿,咱们往后,再慢慢生好不好?”

  秋雨打窗的淅沥声中,皇帝深深凝望着温蘅,温蘅静默不语,只将手中剥好的玉香葡萄,放入口中,无声嚼咽。

  碧翠清甜的玉香葡萄,亦在第二日清晨,被赐送往了武安侯府,宫侍回宫恭声禀报,“武安侯如仪收下赐礼,叩谢陛下隆恩。”

  皇帝问:“他可吃了?”

  宫侍面露为难,“奴婢只看见武安侯命人将赐礼收起,至于后来武安侯有没有享用,奴婢不知……”

  皇帝又问:“你去时,他人在府中做什么?看起来精神如何?”

  宫侍回道:“武安侯来正堂前叩收赐礼时,这样的阴凉天气,身上面上却似有汗意,瞧着先前像是在练武,看起来精神干练、英姿飒爽。”

  皇帝沉默片刻,没再问什么,只摆手令宫侍退下。

  他人在御书房,无言孤坐许久,起身走至百宝架前,拿起那柄乌金匕首,抚望着其上“断金”二字,心里絮絮乱乱想了一阵,又绕到了那场噩梦上。

  那噩梦,自在紫宸宫将他惊醒,就一直在他脑中萦绕不散,且似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近来雨寒秋夜里,又断断续续梦见几次,令他越发不安,皇帝抚握着乌金匕首,沉思许久,终是传赵东林进来,命他领人在绛雪轩准备一桌夜宴,宴请武安侯。

  当然,此宴自不会对温蘅说,天将入夜时,边批看奏折边陪了温蘅一下午的皇帝,只对她道有紧急朝事需处理,让她待会儿先用晚膳。

  他人将离开建章宫时,回身看去,见温蘅坐在窗下,微低身子,似同腹中的孩子在说什么,灯光柔拢,清影映窗,只这么一个简单的剪影,就令他心中生出家的感觉,暖意满怀,秋雨冷意扑面打来,亦觉不出半分寒意,人还未“离家”,就已想归去,回到她的身旁。

  皇帝心中哑然失笑片刻,念及等在绛雪轩的明郎,沉重的心事,立又压上了心头,他再看了温蘅一眼,登辇离去,在前往绛雪轩的一路上,都在想见着明郎,该说什么,要说什么,可等真见着了,看明郎面无表情地朝他如仪叩拜,却又是不知该说什么。

  ……说什么,都回不到过去,说什么,明郎心中的怨恨,都无法彻底消除,他做下那等事情,也不敢奢望能与明郎和解如初,他只怕那梦境成真,他和明郎约好了,要年老落牙了时,再比拼谁抿吃葡萄吃的快,要白发苍苍时,一起坐看大梁太平江山……

  皇帝抬手亲扶明郎起身,明郎并没有避让,只是身上的秋衣微凉,触在手里,没有半点温度。

  皇帝想,一旦定国公府谋逆案被查明为冤,炮制冤案的华阳大长公主,就将是死路一条,明郎知道此事吗……他若知道,他会怎么做,他会在温蘅、在他母亲的性命、在他武安侯府的世代荣光中,怎么选……

  ……其实没得选,这冤案,他定是要翻的,事已至此,他没得选,明郎更是没得选,他们只能被时势裹挟着向前,预想着到尘埃落定的那一日,会是何等光景,却又无法改变……

  满桌佳肴几无人动,只是贮满佳酿的酒壶,在淅沥的雨声中,渐渐空了,又一杯凉酒入腹,皇帝低道:“明郎,朕望你长命百岁。”

  明郎似听得微微一怔,但仍是未说什么,只是恭声道:“微臣多谢陛下关心。”

  秋雨不绝,静轩沉寂,入口的清醇美酒,也像是苦的涩的,皇帝微哑着嗓子,正欲再度启齿,忽听轩外传来急切的脚步声,不多时,侍守在外的赵东林打帘入内,满面惶急,“陛下,楚国夫人要生了!!”

  皇帝惊得站起,“不是还有一个月吗?!”

  赵东林急道:“侍女报说夫人突然早产,瞧着情形极坏,产婆也说夫人本就体虚,如今又突然早产,怕是和龙裔,都会有危险……”

  玉瓷碗碟被仓皇离去的身影,拂带落桌,声音尖刺地摔得一地狼藉,皇帝急走出轩,也不待侍从打伞,即冲跑入了秋夜冷雨中,他心神欲裂地想着离去前所见的明窗清影,惊怕到了极处,一路发足狂奔,心惊胆战地急跑回建章宫,看殿内人影幢幢,似个个慌乱无比,更是惊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