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节(2 / 2)


  太后原也是喜欢小孩子的,她也一直盼着含饴弄孙,盼着皇儿的子嗣早日来到这人世间,可皇儿子嗣缘淡,至今未有一儿半女,而阿蘅的孩子,也还没有出世,太后平日里原本看不到小孩子,这下忽然来了一个,生得冰雪可爱,性子慧敏伶俐,小嘴甜得,跟抹了蜜似的,怎会不心生喜欢,当场就让木兰拿了赐礼给稚芙,又命陆惠妃别将稚芙拘在她的长宁宫里,让稚芙多来慈宁宫走走玩玩。

  陆惠妃自然笑着答应,“承蒙太后不弃,这是稚芙三世修来的福气呢。”

  于是没一两天,皇帝下朝后来慈宁宫给母后请安时,还没入殿,便通过开着的六合同春明窗看见,那个名为稚芙的小女孩,正坐在温蘅身边,被她手把手地教导写字,而母后坐在一旁,一边喝茶,一边与惠妃一同笑看着,神情慈爱无比。

  皇帝看得唇角微抽,暗敛了不豫之色,摆手令宫人不必传报,抬脚入殿,欲神色如常地近前给母后请安,然才向里走了几步,忽走踢到一软绵绵肉墩墩的物事,那物事吃痛跳起,“喵”的一声,乌漆麻黑地从他眼前掠过,在半空中朝他瞪开了一双金灿灿的眼,眸光相当不满不善。

  皇帝登时僵站在那里,一时连向母后行礼都忘了。

  ……猫……猫……猫……猫……猫……

  太后听见“喵”的一声,抬眼看见皇帝僵站在隔扇外不动,疑惑问道:“既来了,怎么不过来说说话,杵在那里做什么呢?”

  陆惠妃立起身迎驾,窗下的两个人,原本专注无比,听见太后的话,方知圣驾至,温蘅起身屈膝微福,稚芙则恭恭谨谨地行了跪拜大礼,小脸端凝认真道:“陆稚芙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定了定神,令稚芙起身,正要往里走,又见那只油光水亮的黑毛大肥猫,迈着猫步,从墙角溜达至稚芙脚边,轻蹭着她的绣鞋。

  稚芙知道猫猫这是要抱了,遂伸出两只小手,使出吃奶的力气,弯身将猫猫抱个满怀,她圈着肥嘟嘟的一团,见圣上盯着她的猫看,奶声奶气道:“陛下,这是稚芙的猫,叫雷雷。”

  她见陛下盯看地好像很感兴趣的样子,遂要抱着猫近前,让陛下瞧得仔细些,太后想起来皇儿是不喜欢猫的,看皇儿见猫近前,脸皮子都有点发僵了,笑着道:“稚芙,陛下不喜欢猫,把猫放出殿玩吧。”

  陆惠妃跟着接道:“芙儿,快把猫送出去。”

  稚芙乖巧地“是”了一声,抱着猫向外走去,温蘅听见太后这话,则暗暗惊讶,圣上不喜欢猫?那去年夏天,在紫宸宫南薰馆,他几次夜至,给野猫喂食、夸猫儿可爱做什么?他还抱着猫进屋,让她摸一摸呢……

  温蘅想了一瞬,心里明白过来,皇帝看她无声地看了过来,默默地别过脸去,攥拳清咳一声,走至母后面前请安,稚芙将猫抱到殿外,又走转回来,继续黏着温蘅。

  皇帝在旁听着瞧着,见这稚芙,起先还是老老实实地习练写字,学了好一阵后,孩子心性上来,失了耐性,便眼瞅着温蘅微微显怀的腹部,伸手轻轻地摸了一摸。

  皇帝看得眼热,身为九五至尊的他,忽地十分羡慕一个稚龄小女孩,他也想光明正大地摸上一摸,同她未出世的孩儿,亲近亲近……

  稚芙这般轻轻摸了下,声音也压得低低的,好似怕惊了温蘅腹中的婴儿,轻声问道:“公主殿下,他她多大了呀?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啊?”

  温蘅柔声道:“三个多月了。”

  皇帝心道:四个多月了……

  太后在旁笑道:“其实一般女子,四个月才显怀,阿蘅这胎,却显怀地比一般的有孕女子,稍稍早些,想来她腹中的孩子,定然十分康健,说不定是个八斤重的白胖小子。”

  皇帝道:“说不定不止一个孩子呢。”

  太后倒没想过这茬,闻言双眸一亮,“你说的有理,也许是双胞胎呢,就像明郎同她姐姐一样。”

  因为明郎与阿蘅和离之后,同一名妓厮混,传得朝野皆知,太后闹不清好好的明郎,怎么自弃成这般了,也闹不清他们小两口,硬要和离的因由,是否真如当初所说,什么都看不明白的太后,顾虑着阿蘅的心情,平日里不再当着她的面提明郎,这会儿是因皇儿说可能是双胞胎,一时高兴,才说漏了嘴。

  太后话一说完,即醒觉过来,忙去看阿蘅神色,见她眉眼同之前一般柔和,并没有什么波动,仍是和声回答着稚芙的疑问道:“还不知道是男是女,等月份再大些,才能请太医把脉探看,但也说不好的,也许探脉搏壮健有力像个男孩儿,但其实是个十分活泼的女孩子。”

  稚芙“哦”了一声,又好奇地问起了其他的问题,皇帝听她起先问得寻常,但问着问着,就从“我希望是个女孩子”,变成“我爹爹说女孩子贴心”,到“我爹爹人可好了”,开始说起陆峥那家伙来,好话倒了一箩筐,越说越不像话!!

  皇帝刚想打断,又见这小女孩,说着说着,忽然小嘴一瘪,眼圈儿红了。

  温蘅忙问:“怎么了,稚芙?”

  陆惠妃也忙上前抱住她问:“芙儿,怎么了?是不是身体哪里不舒服,快同姑姑说……”

  稚芙摇了摇头,抽抽噎噎道:“……身体没有不舒服……我就是越说越想爹爹了,我有好久没看见爹爹了……”

  太后讶问:“宁远将军最近很忙吗?”

  陆惠妃回道:“家兄最近忙得很,日夜都在军中,有些时日没回府了,稚芙又无娘亲,将军府里又无其他女眷,臣妾想着芙儿一人在家里孤孤单单的,才特向太后娘娘求恩典,接芙儿入宫住几日……”

  “怎么忙成这样?”太后看向皇帝,“最近有什么要紧军事吗?”

  皇帝道:“……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太平时期,亦不可放松练兵。”

  太后道:“练兵是为保家卫国,再怎么忙得脚不沾地,也得放人家回家看看孩子。”

  皇帝喏喏听训,“……母后说的是”,他看稚芙这小女孩,牵动了思念之情,已经开始抽抽嗒嗒地掉“金豆子”了,瞧着可怜极了,默了默道,“朕让人传话下去,让陆峥今日早些回府就是。”

  温蘅手执帕子,帮稚芙擦着眼泪轻道:“好了不哭了,陛下已说了,你爹爹今天会回家的,等我下午离宫时,顺道送你回家好不好?”

  陆惠妃听了笑着致谢,“有劳公主殿下了”,皇帝听了则深感上火,她送稚芙回宁远将军府,那不是“羊入虎口”吗?!!

  差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皇帝,随即改口道:“罢了,朕想起来有一桩朝事,要同陆峥说,下午传他来御书房一趟,议完事后,让他顺便将女儿接回家去就是了。”

  他顿了顿道:“还有他家那只猫。”

  陆峥午后闻召至御书房,圣上同他说了两件军中要事后,便不再言语,但也不令他告退,只一指轻叩着御案案面,眉宇微凝地静看着他,难辨喜怒。

  陆峥不明圣意,耳听着一下下指节击案声,垂首等待许久,终听圣上沉声道:“陆峥,你近来心思太浮了些。”

  为人臣子,圣上的话便是金口玉言,陆峥随即屈膝告罪,“微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皇帝还真“明示”不起来,难不成要直说不许他亲近温蘅、追求温蘅,难道要在温蘅身边立块牌子,上书四个大字,告知天下人,她乃“朕之所有”吗?……

  ……这世间,只有一个人,可以光明正大地对陆峥希求另结鸳盟表示不满,就是明郎……可明郎在踏青那日,却表现地毫不在乎,对她用情至深的明郎,真的已在重重打击之下,伤情自弃至此了吗?……

  从前,一想到他在这世间唯一的兄弟朋友,皇帝心中总是轻快温暖、充满信任,而如今,每每想起明郎,皇帝便心绪沉重,他们之间的裂痕有如天堑,愧疚如潮,难再交心,曾经生死相托的信任,也不再是铁板一块,明郎平生两愿,一愿被他毁了,另一愿,明郎曾为他而放弃,他将这一愿还给他,他想要军权,他便拱手送出,但送出的同时,君臣二字冰冷,心中对明郎从未有过的猜忌,也随之无声地浮了上来……

  念及明郎,皇帝本就不豫的心,瞬如压上巨石,越发沉重难言,他也无闲心再敲打陆峥,只嗓音微冷道:“身为宁远将军,平日里将心思多放在军务上,不要妄生他念。”

  陆峥恭声道“是”,见圣上微摆了摆手,如仪告退。

  他人离了御书房,往东华门方向走去,走了一路,将圣上的所说的“心思太浮”想了一路,也不知圣上所说的“妄生他念”,到底指的是何念头。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