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6节(2 / 2)


  她惯会察言观色,见她说了这话后,圣上也并没有邀她同行的意思,遂按下心中失落,闲语几句,退到一边。

  御驾远去,冯贵妃回想近来圣上的异常,实有心派眼目插在圣上周围,看那勾了圣上心魂儿的“野女人”究竟是谁,但圣上身边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个个都是人精,她派眼目的事,不仅查不出什么,如果被圣上知道,那是真正触了圣上的大忌,得不偿失……

  冯贵妃暗有所思,驻足不前,扶着她手的侍女,见贵妃娘娘迟迟不走,轻轻问道:“娘娘,回长乐宫吗?”

  “先去宜云轩坐半个时辰”,冯贵妃淡道,“然后再去清平馆。”

  皇帝自然没有去清平馆,他人到了惊鸿楼,拾级而上,脚步轻快,简直如见心上人的少年郎,上楼见她正背身坐在一张檀桌旁,唇际浮起笑意,要上前从后抱她。

  然他的手还没触到她的肩衣,她即已起身避开,一手撑着檀桌桌面,目光灼灼地望着他,几是磨牙问道:“陛下……陛下到底要如何呢?”

  皇帝怔道:“只是想念夫人,此地无人方便,想与夫人亲近说话、一解相思而已……”

  “……此地无人,陛下心里无人吗?!”连月的身心煎熬,明郎的或已猜疑,让温蘅心理几近崩溃,她原想逃离这宫阙,暂熄心火,偏生离去的脚步又被人截住,心中之火,更如燎原,身体的昏热不适,更是让她的怒恨心火,节节攀升,将平日的克制清醒一点点吞没,撑着檀桌桌面的手,几是死死抓扣到指甲生疼,嗓音亦因怒恨发哑,“……皇后,明郎,难道陛下与臣妇在一起时,心里一点也不会想到他们吗?!难道陛下心里,半分愧疚也没有吗?!!”

  皇帝满腔相会的欢喜,都因她激烈的言辞态度滞住,他从未见她如此情绪激动地质问,沉默片刻,讷讷道:“自是有愧,但……情难自抑……”

  “若人人都拿‘情难自抑’做幌,随心所欲行事,那岂不是要天下大乱,陛下是君主,难道不当做天下人的表率吗?!!”

  温蘅越说越气,脑中昏沉,似连带着将她平日对皇权清醒的敬畏,也压了下去,心底的郁气,如火山喷发般,一股脑儿地全发泄出来,“为人兄长,却觊觎弟媳,暗中苟且,是为不义,为臣民之主,明知臣子有冤,却不主动宽限斩期,以此胁迫臣妇就范,是为不仁,为人丈夫,竟当着皇后之面,轻薄人妻,是为不知廉耻,如此不仁不义、不知廉耻之徒,竟是大梁江山之主,臣妇要为天下一哭!!”

  皇帝有生以来,还从未被人这样骂过,他被这一股脑儿的骂词,兜头砸地脸上神色青白不定,几要恼羞成怒,想他平日待她太宽和了,叫她忘了君臣之别,竟敢犯上!

  他欲要发怒,可对着她又斥不出口,想要反驳,可这些打脸扎心的言辞,句句属实,他一个字也辩驳不得,他知道,这些话怕是憋在她心底许久了,只是从前碍于皇权,并不敢骂,怎么今天就敢骂了……

  皇帝这般一想,将心头恼羞之火,暂忍了下去,只见她神色激动地骂下来后,气也像泄尽了,双颊浮起病态的潮红,整个人若风中细柳,摇摇晃晃,像是站立不稳,忙大步上前,要抱扶住她。

  她怎肯让他抱,只是奋力挣扎,但她再怎么用力,也是一如从前,拗不过他的,皇帝见她像是气出病来,早将要训她犯上的念头抛到脑后了,只是紧抱着她道:“夫人消消气,为朕气坏身子不值得……”

  温蘅正觉天旋地转,偏生那张厌恶的脸,还紧贴着靠前,温蘅眼前人影缭乱,心里怒恨填膺,一时也想不分明,只是行随心动,头晕脑胀中,挣扎间一巴掌呼了过去。

  第66章 真心

  皇帝抿着薄唇不说话。

  “此事被明郎知晓的后果,陛下心里应该清楚,此事若被揭在人前,于陛下您,只是一场风流韵事,可于明郎,是毕生的痛苦和耻辱,于臣妇,将是一场要命的劫难,这一点,陛下心里也该明白……”温蘅直视着身前的天子道,“臣妇只是一名普通女子,没有倾城之姿,也没有绝世才情,陛下对臣妇,只是一时新鲜刺激,有了这几个月,新鲜劲过了,还不够吗?!”

  ……不够……皇帝在心底叫嚣着不够,他盼着她与他,能像她和明郎那般长相守,他羡慕明郎与她有数不尽的日日夜夜,可以肆意挥霍,而他与她,只有挣挤出来的零碎光阴,每一次相见,总嫌时间过得太快太快……

  ……是一时新鲜刺激吗……也许一开始有求不得的心思在作祟,可在求得之后,他没有得偿所愿地抛开,反像是溺进了酒香中,醉了,再也出不来了……每一次与她亲近,心中的欢喜,就像是满得要溢,这是他从前从未有过的……而每每见她与明郎亲近,心中的酸涩滋味,也是他从前从未尝过的……

  皇帝在她质问的泠泠目光中沉默许久,轻问:“……若是夫人未嫁,朕与明郎同时遇到夫人,夫人……会选谁……”他想到她那严烈的婆母,又补了一句,“不看背景家人,只论个人。”

  温蘅道:“自是明郎。”

  尽管明知这问题是自取其辱,可她答得那样不假思索、斩钉截铁,还是叫皇帝暗有准备的心,比预期的,又往下沉了一沉。

  皇帝静了静,唇际勾起一点笑意,语意散漫道:“其实夫人不了解朕,夫人与朕相处的时间,总是那样短暂,假以时日……”

  他这句故作轻松的“假以时日”还没说下去,就听她道:“旁的方面,臣妇不了解,也不想了解,臣妇只知道,明郎待臣妇,一片真心。”

  皇帝沉默片刻道:“朕同夫人在一起的手段,确实不光明,可朕待夫人,也是一片真心”,他顿了顿,“若换一个人,敢如此忤逆犯上,今日出不了这惊鸿楼。”

  她仍是道:“明郎的一片真心,是臣妇欢喜他即欢喜,陛下的真心,臣妇看不见,也受不起。”

  皇帝心有不甘,手抚握住她双肩,深深地望着她问:“……夫人同朕在一起这么久,真没有一刻欢喜吗?哪怕是零星的、瞬间的欢喜?”

  “没有”,依旧是斩钉截铁的两个字,她静望着他,一字字道,“半点也没有。”

  握着纤柔双肩的手,骤然变紧,皇帝瞳孔微缩,眸光岑黑,呼吸似也略重了些。

  今日之前,温蘅畏于皇权,百般隐忍,可是今日,她一时昏沉冲动之下,骂也骂了,打也打了,事已至此,那些长期在心底积攒发酵的怨恨,随着升起的决绝之念发泄出来,令此时的她,望着这样的圣上,心中亦没有半分畏惧,只是泠泠直视着他。

  皇帝深岑的眸光,在长久的对望下,终究转软,握她双肩的手,也慢慢放松,他微低首,在她面颊处落下一吻,轻轻道:“终有一日,会欢喜的。”

  温蘅只是疑心明郎或已起疑,并不笃定,她方才同圣上说“明郎已起疑心”,不过是想逼圣上做个了断,此时见圣上犹不肯停手,当真是心头冰凉,冷冷笑道:“原来陛下所谓的看重,所谓的“明郎即朕手足”,只是如此。”

  皇帝望着她脸上的冷冷嘲色,心情复杂。

  从前,他不想有负明郎,违背兄弟之义,故而极力压抑自己对她的情思,可是压抑只是徒劳,越是压抑,他的执念,越是一日比一日深重,终是忍不住做下了不义之事,谋求一个“两全”,在她开口说“明郎已起疑心”前,他已经察觉到,在这段“两全”的关系中,他依然越来越不满足,想要的越来越多,若当真已“两全”不得,二者只能存一,他该如何选……

  许久,皇帝柔声轻道:“……夫人别再动气,好好养身子,病中的人,见到厌恶之人,不利于调养身体,朕这段时间,会离夫人远些,夫人且放宽心……”

  温蘅紧接着道:“臣妇与陛下之间,应自此永远远些,仅止于君主臣民。”

  皇帝静望她良久没有言语,末了,竟轻轻笑了一笑,“夫人说的话,句句有理,道理,朕岂不懂……”

  言中未尽的话语,他没有再说,只是将滑落的锦被,又往她身上拢了拢,“夫人刚醒没多久,不宜多话劳神,且再躺歇些时候,养养精神,朕再派人护送夫人,从西华门离宫。”

  慈宁宫中,许久未见沈湛的太后,兴致颇高地同他说了会儿话,就问:“楚国夫人怎么没一起来?哀家已有好几个月,没有看见她了。”

  沈湛为妻子寻了个理由,“她身体不太舒服,先一步出宫了。”

  太后道:“既来过,也该来看哀家一眼,陪哀家说说话,这些后辈子媳里,只她一个青州女儿,哀家同她,也说得上话。”

  皇后在旁帮着说话道:“弟妹身体不适,也是怕冲撞您的凤体,下次弟妹入宫,定让她来给您请安。”

  太后“唔”了一声,见一旁的爱女嘉仪,眸光始终聚在沈湛身上,她身上的衣裳妆束,也与早晨来请安时不同,娇媚鲜妍许多,不由在心底暗叹,明郎成亲已有一载,她这痴心女儿还是念念不忘,等过了年,就十九了,皇室公主中,再没有这个年纪,还待字闺中的了。

  太后为爱女心忧,又想起今春殿试时,本与皇儿议定,要给嘉仪择个状元驸马,可当时嘉仪泣泪不止,说什么也不肯嫁人,她与皇儿,只能将这事暂时搁下了,这一耽搁,就到如今,看现在嘉仪仍是痴心不改的模样,也许当时,还是该帮她定定婚事才好,这样,她眼里,至少能看得见别的男子。

  太后这般一想,又想起了楚国夫人的那位兄长,虽只遥遥见过一面,但还依稀记得那年轻男子温润如玉的风度,太后问沈湛道:“哀家记得,楚国夫人的兄长,中的是榜眼,现下该是正七品翰林院编修?”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