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5章(1 / 2)





  有人起头,立刻带动了其他人。

  事情做完后,工人们便抱着买到的布满心期待的回到家中,利用家中的裁缝工具开始为孩子和丈夫做衣服。

  一匹布的长度不超过十四米,但是也不算少,手艺好一点的可以做四五件衣服,一件算下来也不过三百多文铜钱,若是在外面的成衣铺里买,这样的衣服一件可能要五百文,甚至更高,很多人都买不起的。

  何况,这个价格还是织心作坊给他们的成本价,实际上还要更高,现在不下手,以后提高了后悔就来不及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强买强卖

  崇明二十八年十月,天气渐渐转凉。

  一辆显眼的黑色马车欢快的跑在官道上,车门的铃铛发出叮当叮当的声响,将官道上的人的注意力不由自主的吸引了过去。

  这是一辆外观豪华却又带着几分沉稳内敛的马车,整体线条非常流畅,仿佛一只在官道上奔跑的黑色豹子,畅快的赶往目的地,这辆马车的主人正是离开昌州的安子然和傅无天。

  与他们随行的还有大批货物,这些都是要运往红州的布匹,已经有几批由越七先运过去了。

  管夙和邵飞没有去,他们继续留在昌州看着织心作坊,而且安子然也有另外的任务交给他们,至于现在这批,是梅县那边织出来的花布,数量不是很多。

  因多了货物这些累赘,他们赶了一天半才到达红州。

  安子然不想大张旗鼓,所以没有让张河为他们安排住处,张河身居高位,一举一动都引人注目。

  虽然他和傅无天的身份迟早会暴露,但是现在能隐瞒就隐瞒。

  建府是红州最繁华的地方之一,房屋鳞次栉比,街道上行人匆匆,有说有笑,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

  安子然买下的三处庄子,其中一处正是位于建府。

  建府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丰富的资源使得这里的百姓不愁吃穿,几乎餐餐都能吃上肉,每家每户皆富而有余,所以这里的百姓生活水平绝大多数都已经跑在大亚很多地方前头。

  两人下马车,立刻感受到空气的潮湿。

  这是因为有一条大江河流经建府,所以建府的空气常年较之北方湿润。

  建府的天空比君子城明朗,百姓脸上的笑容也比其他地方灿烂满足,他们不需要像其他地方的人一样天天为生计忙碌奔波,闲暇时间还能带着亲人出来逛街买东西,耳边总能想起他们的欢笑声,还有小孩追逐着从脚边跑过的画面。

  看到这一幕,安子然就知道他选对了。

  建府的布庄经由张河找人打点过,在越七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入住。

  布庄的前身是一座大宅院,后来经由原主人修整就变成一座庄园,原来这里是卖粮食的。

  两人一路走来,街道两旁几乎全都是卖粮食的铺子,这条街无疑是粮食街,而布街则在庄园后面几条街,丝绸、麻布、呢绒、皮革等等比比皆是,可见看中红州商机的不止安子然一个人。

  布庄同样命名织心。

  安子然有意让织心二字彻底打响,所以也不怕别人会联想到昌州的织心作坊,他还担心他们想不到。

  接下来就是开铺子的事情。

  一般人可能会想到找布商将自己的布推广出去,因为布商有人脉,而且有名誉有口碑,他们都是有固定的老客户,比自己推广更快速,但是安子然却不打算这样做。

  和小叔借了一百万两后,他手头暂时还算宽裕,而且他相信,只有顾客比较过麻布和棉布的区别就会知道选哪一种更划算。

  第二天,两人前往布街。

  张河在布街帮他们找了几间铺子。

  有两间铺子的原主人准备把铺子租出去或卖掉,因地段好,所以价格不会低,还有三间则是因为位置比较偏,生意太差,导致入不敷出,所以主人也准备卖掉。

  张河不知道他们要哪几间,所以只能先把资料都收集起来给他们。

  布街比安子然想象中还要大,街道十分宽阔,虽然比不上君子城,但是也差不了多少,除了卖布的铺子,这里还有着纺织服饰的全部行业。

  比如裁缝、卖估衣、卖成衣、卖绒线、毡帽和绸缎庄等等,琳琅满目。看得目不转睛。

  两人没有着急着去看铺子,而是在街上晃荡起来。

  这条街以卖布的铺子居多,丝绸只占了六分之一,多数还是以麻布居多。

  其中有几家做的比较大,门口的客人几乎络绎不绝,形成一股竞争之势,这些都是比较老牌的布庄,客户基本都是固定的。

  看完这些,他们才去看铺子,回去的时候,太阳都快下山了,一天下来收获还算可以,安子然决定把两间地段好的铺子都买下来,但不是为了卖同样的东西,除此之外,他还准备买下那几间位置不好的铺子的其中一间。

  不过第二天他们找铺子主人商谈的时候却遇到了难题。

  铺子的主人虽然想卖掉铺子,但是并不着急出手,而且因为地段好,所以想买的人不止他们一家,说白了就是想要货比三家,看看谁出的价格更高。

  安子然给的价格不是特别高,是根据铺子的价值给的,但是对方想要更高价,所以没有达成交易。

  安子然虽然很想要那间铺子,但是也不会白白花了冤枉钱,须不知,对方想坑的就是他这种想在建府做生意的外来者,正因为是外来者,所以更需要一间地段好的铺子,这在建府很多商人心里已经是一个共识,所以安子然在对面那家也没有得到什么进展,只有位置不好的铺子进展得比较顺利。

  温暖的太阳高挂。

  两人坐在一家卖鱼头汤的地摊上。

  安子然用筷子将鱼眼夹出来……然后放到傅无天碗里,“鱼的眼珠子听说吃了眼睛能变得更明亮,给你补补。”

  傅无天看了看碗里的鱼眼珠子,抬头看着一脸淡然的王妃,无奈道:“在别人那里讨不到好,这是准备发泄在本王身上?”

  “你想多了。”安子然抬起眼皮瞥了他一眼,“理论上,鱼眼是真的能补的。”

  “要是没有理论上这个前提,本王会很高兴。”

  “那你就当我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