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节(1 / 2)





  “鹤眠?”封栖松连忙把药收起,走到床边,喂他喝水。

  白鹤眠老老实实喝了大半杯水。

  “总算是醒了。”封栖松放下水杯,再次摸他的额头,“医生说你受了风寒,发了热就好了。”

  他疲惫地点头,倚着封栖松发呆。

  封栖松怕白鹤眠难受,又想着他两天没吃东西,便把早已备好的清粥端来,哄着他吃:“我知道你不爱这些,我答应你,等你好了,就带你去你喜欢的馆子,想吃什么吃什么。”

  白鹤眠偏头躲过了递到唇边的勺子,费劲儿地抱住了封栖松的脖子。

  他哑着嗓子唤:“封二哥。”

  “嗯。”封栖松不由自主弯了弯眉眼,虽舍不得白鹤眠生病,却又极爱他依赖自己的模样。

  白鹤眠叫完一声,安静下来,仿佛睡着了,睫毛如蝶翼般颤抖。

  从前他只在乎被强娶,封二爷的所作所为,桩桩件件看起来都恶心。

  如今心态变了,方才意识到封二爷待他,尽是隐忍克制的温柔,以及无休无止的纵容。

  封栖松当他不愿喝粥,又把碗端起:“鹤眠,良药苦口……再说这粥又不是药,你多喝些,好得也快。”

  “……对了,日后冰酪是不能吃了,你若是嫌热,我就让千山多给你买些果子冰在井里。”

  “你……不要怪我。”

  封栖松说得笑起来,觉得自己在哄三岁的孩童,此前他全然想不到平日里嚣张跋扈的白小少爷一生病,就黏人得可以。

  还好黏的是他。

  封栖松暗自庆幸。

  幸好撕了休书,否则这份缠人的情意岂不是白白让给了封老三?

  “封二哥。”白鹤眠其实没大听清封栖松的话,他还没好透,头重脚轻,抱着封二哥,勉强坐稳。

  大抵是晚霞太灿烂,或者是封栖松过于温和,白鹤眠混沌的脑海里冒起一个又一个稀奇古怪的念头。

  他觉得自己是清醒的,可说出口的话却是:“封二哥,你是不是喜欢我?”

  第31章 烈火

  窗外燃烧着火一般的晚霞,封栖松耳畔炸响的却是惊雷。

  他想起为大哥下葬的那天,天气闷热,闷雷滚滚,酝酿许久的雨就是不下,将人世间活生生憋成了炼狱般的蒸笼。

  封卧柏年纪太小,无法接受大哥的死讯,哭晕在了家中,只有他,带着残余的警卫队,扶灵向西,穿城而过。

  没有哀乐,亦无漫天纷飞的纸钱,只有一队头系白绫的队伍寂静无声地行走。

  封栖松捧着大哥的灵位走在最前面,宛若行过刀山火海,每一脚都能在干涸的大地上留下血色的印记。

  他大哥死了,来祭奠的寥寥无几。

  封栖松有一瞬间想不起来大哥的面容。

  他不比封卧柏,幼时有爹娘疼爱,少时又有兄长的关怀,他独自一人去了德国,在异国他乡早已习惯了孤独。

  他让人刻大哥的灵位时,甚至对那个名字感到陌生。

  ——封顷竹。

  一个文雅且明显承载着父母期盼的名字。

  封顷竹是封家的长子,也是最先弃笔从戎的封家子弟。他以令旁人难以望其项背的能力与手腕,将封家谱写成了一段传奇。

  封栖松记忆中的封顷竹多是自己留洋前见着的模样,他大哥就算穿着军装,身上也尽是读书人的斯文劲儿,私下里感慨最多的,是麾下副官过于匪气,气得人脑仁疼。

  那时的封栖松比封顷竹还要像个读书人,他虽为军校生,但未入学,勉强称得上“预备役”,跟兄长学了打枪,却未曾真的见过血。

  所以他不理解兄长的困扰,还笑着打趣:“大哥有儒将之风。”

  封顷竹将手里的报纸卷起,敲他的头:“老二,你也嘲笑哥哥?”

  说罢,背着手,长叹远去。

  少年时期的封栖松觉得霁月清风、策马风流的金陵儿郎都该如兄长一般,文能笔下生花,武能上阵杀敌。

  直到回国后,封顷竹战死沙场,他成了封家唯一的顶梁柱,方才知晓,人生的无数种选择里,他曾经幻想的,是最不负责任,也是最不切实际的一条道路。

  后来,封栖松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当年封顷竹走过的路,把年少时的自己杀死在了大哥死去的夜晚,也把那条光明的道路让给了封卧柏。

  没有人问他愿不愿意,也没有人问他值不值。

  他做了一个永远不会后悔的选择,代价是意气风发的自己和一双腿。

  不过送葬时,封栖松尚未考虑这些,他如同所有痛失亲人的年轻人,强忍着泪水,不肯将最脆弱的一面表露出来。

  他踏过兄长走过的路,穿过兄长行过的街,在城门口,与陈北斗撞在了一起。

  封顷竹出殡的日子,陈北斗竟然穿了一身红,身后还有一顶载着美人的小轿。

  “哟,封老二?”陈北斗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审视刚从国外回来的封栖松,牙缝里挤出一声轻蔑的笑,“你总有一天要去陪你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