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7节(2 / 2)


  日月祭的时间设定在新年初始, 既是要感谢天地赋予的万物, 犒劳神明长久以来的庇佑与慈爱, 也是为了祈求一个好兆头。

  在古代的元旦,帝后要在明庙里举行大典,文武百官和诰命夫人们都要跟着三跪九叩。

  在典礼结束之后,日坛和月坛的香火要连绵十日, 再由得道之人在净坛时进行念经祈福,以助新的一年也风调雨顺。

  如今文武百官都去了政府工作,自然也不用行什么跪礼,排好队跟着三鞠躬就是了。

  但皇家宗室还是要对着祖先的灵位跪一跪的。

  等这些礼仪流程结束之后, 还有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分发玉京糕。

  这玉京糕是用糯米粉、花生、枸杞、莲子、梅花等材料蒸制而成,形状如一枚如意, 但玉色之间还混杂着花瓣的殷红, 也是为了讨个好彩头。

  玉京糕的数目限定在九百九十九份,其中有八百八十八份是散发给官员、劳模、年度荣誉人物, 以表示吉祥和嘉奖的。

  剩下的一百一十一份, 则分发给守在明庙外缘烧香祈福的民众,也是与民同乐。

  这个活动毕竟讨好又好吃, 传了几百年都经久不衰。

  早在十二月中旬的时候, 宫里头的御膳房就忙个不停, 不光要筛选干净又漂亮的梅花用来做糕, 还要在数目清点完毕之后,在半成品上按下金印,表示独此一份。

  据说那些当官的对这个也颇为讲究,像元首之类的人物往往早就内定了头一份,或者是第六百六十六份,一般到了年终的时候,各种官员都会想着法子打点讨好,就是为了分个好数字。

  民间还有人编出各种传说来,说是若普通人尝了第八十八块,能仕途高升,财源滚滚;若是读书的学生尝了第八十八块,能金榜题名,保送哈佛——

  那简直比锦鲤还灵。

  越亦晚跟自家太子刚开荤不久,起床的时候腰都是酸的,还得提前一天再跟着长辈们去明庙那踩点,一是要检查各处的布置二是再演练一遍祭拜天地的顺序。

  他悄悄牵着花慕之的手,只用宽大的衣袍掩盖住这小动作,一边看着涟漪状的祭坛,一边悄悄跟太子咬耳朵。

  老太后正跟太后聊着闲事,一扭头看见那两小年轻牵着手粘在一块,也笑着装没看见。

  体统这种事,表面功夫做足了就是了。

  等他们从明庙逛了一圈再回宫,路上都能闻见缭绕的香火气息。

  明庙附近有好些道观和寺庙,烧尾香和头香的人都挤不过来,听说有人半夜抱着睡袋在庙门口排队,就是等着烧新年第一炷香,好为亲人和自己求个愿。

  车子开回溯明廷,又换了马车各奔东西。临分开之前太后还一脸的不乐意:“冬休期?这周六真不播了?”

  “真不播,”越亦晚失笑道:“人家老美要一块过圣诞节,也讲究着呢。”

  “放个假正是做生意的时候,这帮人连电视节目都不播了,哪有这种道理?”太后显然有些嫌弃:“行吧,那我再等两个星期。”

  等小夫夫两上了马车,往东宫那边去,路上又闻见了香甜的味道。

  “哎?这是?”越亦晚嗅了嗅味道:“花糕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