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之嫡子攻略_152(2 / 2)

  他行礼回道:“舅父放心,弘休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入翰林院,一边向上官、前辈和同僚学习,一边做自己的分内之事。”

  要先向上官、前辈和同僚学习,就是表明自己谦虚谨慎的态度,告诉齐光严,他绝不会因为小小年纪就取得如此成就而沾沾自喜,狂妄任性。

  会只做自己分内之事,则是表达自己绝不参与翰林院中种种超乎事务之外的事情——比如分帮结派,比如结交不应该结交的人……

  齐光严闻言,听出林彦弘心中有数,眉头果然舒展了些。

  大概是觉得自己刚刚问话的时候太过严肃,可能有点吓着自己的小外甥,于是他放缓了语调道:“你外祖说过,家中几个晚辈里,你虽年纪最小,但性子却是最沉稳的,所以他也是最放心你的。”

  话是这么说,但齐老太爷若真“最放心不过”,现在也不会这么着急了。

  林彦弘听舅父以外祖父的名义说事,其实就是代表家里人的慎重,说他“最稳重”,还不如说希望他更“稳重”,凡事都留个心眼,不要莽撞行事。

  他们不怕他惹麻烦,但却怕他因此受伤——有些伤,不伤在身上,不伤在表面,但却生疼在骨子里,长久处。

  所谓伤在儿身,痛在娘心……但凡林彦弘有个什么不妥,哪怕事再小,这心疼的人可不少。

  翰林院所掌之事大半乃机密要件,又是直接面对官家和皇族,多少人盯着,这水就有多深。

  “你初入翰林,不会太忙,抽空就多看看前任的东西,早些熟悉,也早些能够应对自如。”

  换句话说,就是多花点时间埋头做事,多看但不要多说。

  翰林院中除掌院学士以外,还有诸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和庶吉士等属官,统称为翰林。

  其中,修撰掌修国史,伏以先帝功德之美,覆被天下,宜载方策,传之无穷。

  编修则主要负责文献的修撰工作,乃正七品职位,次于修撰,与修撰、检讨同称为史官。

  林彦弘这个编修的工作,十分注重制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也比较枯燥,好在林彦弘不是个坐不住的性子,一点也没有对工作本身感到压力。

  齐光严又跟林彦弘讲了些翰林院的事情,包括掌院学士等几位上官的姓名和大致情况。

  “胡大人是先帝时期的进士,原本就在庶吉士选馆中留于翰林院,后到地方任官,又返回中枢,因有丰富的经验,所以深得陛下信任。”

  “陈大人和湛大人都是三年前调任翰林院,其中湛大人曾在鸿胪寺,我已经托他指点你一二,你若有什么不懂,亦可以请教于他。”

  林彦弘听到这里,就知道舅父为了自己的事,确实花了许多看不见的功夫。

  他是最端方严肃的一个人,竟然为了林彦弘去找了旧时的同僚,等于是有求于人,委实让人感动之余,又有些过意不去。

  齐光严见林彦弘抬头看自己,眼中带着感激和愧疚,顿时觉得孩子太过懂事,又让人高兴,又让人心酸。

  他想了想,不希望林彦弘带着太大压力,于是道:“当然,若只想依靠别人,总是有靠不住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有了能力,才能应付以后的事情。”

  “弘休明白,谨遵舅父的教诲。”林彦弘再拜而答道——被人时时刻刻记挂在心上的感觉,总能让人生出暖意,和无限的勇气。

  严肃的话题说完了,齐光严放松了些,就有心思听别的事情,这时他再听到林彦弘又一次称自己的表字,不禁恍惚了一下。

  ——原本行冠礼、由长辈取字之后,人才是真正长大、理应要独放一面的时候,但这孩子还这么小,就已经有了表字,还是官家所取,带着众人的期盼不假,但也等于带着无限的压力上路……这样走下去,会有多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