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9节(2 / 2)

  “今儿吃饭时,给了他两块奶糕,他非要留一个给姐姐。”

  李秀琴为了平衡营养,再好的东西,都不让孩子多吃,担心他们吃足了,下回就不爱吃了。

  所以每次都限量,三个孩子一视同仁,哪怕林晓已经是个大孩子,她也照样有。

  平时李秀琴分完奶糕,下人就会将奶糕端给林晓。

  宝柱会乐颠颠跟在后头,这次没看到下人过来端,他自己就端去给林晓,可是那屋子门是关着的。

  他一边敲门一边喊“姐姐”。不管别人怎么解释姐姐不在屋里,他就是不相信。直到下人将门打开,他看过之后,里面确实没有人,他才坐在门槛,端着碗等姐姐。

  小孩子有时候很执拗,他们听不懂真话还是假话。

  当下人们说,“夫人和小姐很快就会回来”,他就以为这个很快就是很快,下一瞬那么快。就一直等,直到奶糕都被太阳融化了,他还是在等。

  郑氏瞧着心疼,就将他的碗夺下来,抱他玩秋千。

  林满堂听着都心酸,揉了揉他的脸,“走,爹带你玩玩。”

  宝柱对他远不如李秀琴亲近,一开始李秀琴走时,他嗓子都哭哑了,谁也不要。后来哭累了,睡着了,才渐渐接受林满堂,给他抱,听他的话。

  现在听他说玩,宝柱心动了,却还是执拗地问,“娘呢?姐姐呢?”

  林满堂第一百零一次告诉他,“你娘和你姐已经在路上了,快回来了。”

  宝柱瘪嘴,心里委屈,“你上次也是这么跟我说的。”

  林满堂词穷了,他不是不想告诉他确切数字,而是他告诉他还有十天回来。他会反问他,“十天是什么?”

  他掰着指头告诉他,等你把手上指头全数完了,就回来了。

  他又问怎么才能过完一天,我天天起来都是十根指头。

  林满堂简直要崩溃了。他要给不到四岁的宝柱解释什么是天。

  别小看这个问题,事实上这题目就相当于“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那样难。

  这种问题不是专业人士,根本解释不清。而且就算专业人士来了,解释得太专业,他也根本听不懂。

  所以既要解释得很专业,又要措辞简洁,这就相当困难。

  林满堂觉得挣一个亿的目标都没这个问题让他崩溃。

  所以到最后,举人出身的林满堂只能给孩子骑大马。

  七七坐在摇椅里,乐得咯咯笑。

  第235章

  林满堂带着宝柱和七七玩了一下午, 直到两个孩子睡着了,出去的家人和下人才回来。

  林满堂将他们先去吃饭,洗漱完毕后再到院里回话。这府城的天比重德县好太多, 不冷不热, 空气中还带着些湿润, 不会很干。

  半个时辰后,院子里摆了条凳,大伙便三三两两坐在一块。

  林满堂坐在最前面, 旁边文青正在磨墨准备记录。

  “说说你们今天下乡情况。”

  关小郎头一个开始汇报, “我去的地方,除了小孩和老人,大部分都上山采茶或挖药了。我跟那些老人打听过,他们日子过得还成,前任知府管得严,下面县令不敢贪得太多。税收交四成半。”

  新陵县百姓交的是五成呢, 不过他们那儿穷,这边地广人稀, 要比新陵富一些。

  虽然如此,但林满堂翻过账, 云南府每年交的税仅比贵州府高一点。在全省当中排名倒数第二。

  其实也不难想像为什么会如此之低。

  国家税收从两个方面:一是人头和户头,二是良田。

  云南府山多地少, 地广人稀, 交的税自然也很少。这也是前任知府在任上干了十几年都没升迁的主要原因。要不是赶上沈家谋反, 皇上无人可用, 林满堂毫不怀疑前任知府也会像前任重德县令一样老死任上。

  林满堂点头, “继续说。”

  关小郎没了, 又有一人站起来回禀, “我今天去的村子,他们在坡地上种草药,长势极好。”

  林满堂挑了挑眉,这边人倒是勤快,利用一切种植草药。

  顺祥站起来,“大人,我今天去的那个村子,他们种的是水稻。而且是在梯田里种的稻谷。”

  在座的都是从北方来的,哪里见过什么梯田,争相追问,“什么是梯田?”

  顺祥不会形容,他就举个例子,“就是把一块小猪肉放在大猪肉上,有点类似于台阶,在上面种粮食。”

  他这么一说大家就明白了,可关小郎还是有些疑惑,“你刚说他们种的是稻谷?他们哪来的水?”

  既然都是梯田了,那高度肯定不低,河水也灌溉不上去吧?

  顺祥挠头,他也不知道这个,主要是这边人说话,他大部分听不懂,在重德县那边都是用手语沟通。他捧着水比划了半天,那些人指着天,也给他比划了半天,他愣是没明白。

  林满堂笑道,“南边多雨,下雨的时候,上层梯田积满水后,就会从上而下漫入下面的梯田,一层层往下灌溉,直到流入大地。”

  大家听了个目瞪口呆,其实也不怪他们不懂,重德县少雨,哪怕他们到这边已经生活快两年,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重德县。重德县是干热河谷的天气,与外面的天气完全不同,所以他们对这边的气候不太了解。

  林满堂以前就是看过五彩梯田的旅游广告才想带妻女到这边来旅游,可那次……哎,不提也罢。

  “还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