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8节(2 / 2)


  林晓眨了下眼,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她拧着眉头想了想,“琴棋书画是为了陶冶情操,女红是为了家人做衣服,看书是为了明事理。这三样说的不是同一件事,我觉得不需要放在一块比较。人各有志嘛。”

  荣华夫人心里赞叹,难怪皇儿说安儿对这丫头上心,原来这丫头年纪虽小,却有自己的想法。也难怪安儿会惦记她。

  她们一问一答,周围的人也不自觉竖着耳朵听。

  离得最近的太后将两人的对话听了个八九不离十。看着这小姑娘的眼神也带了几分惊讶。

  该说什么才好呢?这小姑娘究竟是傻还是呆呢?

  无论是宫里还是宫外,谁不想巴着荣华夫人,偏这小丫头竟没有表现自己的才华,也没有讨好荣华夫人,她甚至不拿自己当晚辈。反而很坦荡与她进行同辈间的交流。这小丫头莫不是疯了……

  太后在等看荣华夫人发火,却见她脸上带着笑,“可曾烧过香拜过佛?”

  太后都傻眼了?她这是想让小姑娘进宫陪她?

  她今儿就是想让族中晚辈进宫陪伴荣华夫人。要是得了这位的喜欢,到了岁数,皇上哪怕看在荣华夫人的面子,也能指个好人家。

  可没想到她将人带到对方面前,荣华夫人就是装傻充愣,不接这个茬,反而想带个小丫头在身边。

  她更没想到,这小丫头一点也不识相,反而摇头拒绝了,并且还理所当然道,“我们那儿没有寺庙。我从未去过。”

  荣华夫人犹不死心,“可曾抄过佛经?”

  林晓摇头,“不曾抄过。夫人需要佛经吗?我可以帮忙抄录。”

  这会子再不明白荣华夫人是什么意思,她就是傻子了,可她是真不想进宫。不提别的,就天天戴这些笨重的头面就让她恨不得当场自杀。

  再一个,就她这张破嘴,万一真心直口快吐露什么不该说的话,那可就是给自己招祸呢。还是算了吧。

  皇后和太后:“……”

  荣华夫人摇头拒绝了,却也没生气,拉着她说了几句话,又赏了她一个手串,就放她回了座位。

  出了宫,林晓将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又将荣华夫人送的手串拿给她娘看。

  李秀琴摸着手串,“到底是吃斋念佛,这气量就是比别人大。”她点了点女儿的鼻尖,“你不乐意去,也不能说得那般直白吧?人家要是生了气,你可就要挨板子了。”

  林晓瞧那夫人面善,虽然木着一张脸,但眼神很纯正,并没有戾气,应该不会动不动就打人板子。

  李秀琴也就是随口说说,见女儿心中有数,也暗暗松了一口气,她细细摩挲这手串,“你看这手串磨得光滑,想必是她天天戴的,就这么送给你了,可见对你是真的喜欢。你戴着吧。到底也是人家一点心意。”

  林晓接过珠串套在手上,甩了两下,发现不会掉,倒是松了一口气,空气中隐隐有些香味,她又将手腕放在鼻端闻了闻,“这是什么材料?”

  “应该是沉香。看这成色,应该是上品。这一串不便宜。”李秀琴爱惜地摸着珠串。

  林晓讶然,竟然还是沉香。在前世,沉香可是被炒到天价。价格相当于黄金的两百倍。

  只是她有些奇怪,明明自己拒绝了荣华夫人,为何对方还送自己这么好的珠串?

  晚饭后,皇上扶着荣华夫人消食,“老夫人既然喜欢那个丫头,为何不招她入宫?”

  荣华夫人听出那姑娘话里的抗拒,当下摇头,“强扭的瓜不甜。她既不喜欢待在宫里,何必强人所难,这事总归要两厢情愿才好。”

  皇上薄唇抿成一条线,“是她不识好歹。”

  进宫伺候他娘不好吗?竟然还敢拒绝。这小丫头的聪明劲儿都用到哪去了。

  荣华夫人拍了他一记,笑骂,“竟是傻子。你当你这皇宫是宝,可对有些人来说却是鸟笼。各人有各人的喜好,强求不得。”

  皇上见她不生气,心下佩服他娘心态就是好,再大的事也不见她惊慌,永远有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度。

  皇上叹了口气,“是朕小气了。”

  “你呀,且有的磨呢。做人做事都是如此,想要收拢别人的心就要投其所好。如果你认为你是皇帝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全天下人都听你的,那就太自大了。”

  这话也就荣华夫人敢说,哪怕当今太后都不敢说。

  皇上却不生气,这是来自亲娘的关怀,他细细一想,可不就是这样,这世上真正属于他的东西并不多,那些臣子也不过是想从他这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好不容易碰到个敢说真话,又有趣的姑娘,还让您给放了。您让朕上哪给您挑个合心意的?”

  荣华夫人细细一想,“过几日,你不是要选妃吗?要是有合心意的,我挑一个留在身边,这样的才能长长久久陪着我呢。”

  皇上眼前一亮,还真是。那小丫头再好,及笄后,也得出宫嫁人,到时候他娘又要孤孤单单一个人。

  弄个秀女陪在他娘身边,那就可以长长久久陪着他娘。岂不是两全其美。

  “选秀那天,您亲自过去挑个可心的秀女。”

  荣华夫人摆手,“不必,等皇后挑完,我再挑一个就是。她毕竟是你的元配妻子,该有的体面,还是要有的。”

  皇上崩着一张脸,声音里带了几分怨怼,“若不是她照管不力,朕那几个皇儿怎么会没了,说到底不是她所生,她才不上心。朕没有收了她的宝印已是给她脸面。”

  荣华夫人想到那几个乖巧可爱的孙子,心下也是一痛。这些年她吃斋念佛,每天都在向天祈求,就是为了保佑皇孙们能健健康康。

  只不知怎么回事,他们还是接二连三夭折了。她心痛难当,细想了想,“若是再有谁生下个皇儿,就先抱到我这儿养。”

  皇上眼前一亮,“也行。”

  他母后吃斋念佛这么多年,身上应该也攒了些功德,有她庇佑,兴许皇儿真能养活。

  千秋节过后,就是秀女入宫待选。

  皇上春秋正盛,至今也没个皇子。只要他们的女儿能生下皇子,将来他们就是皇后母族。不少官员都蠢蠢欲动,争着抢着把女儿送入宫中待选。

  三日后,林晓从他爹口中得知,秦明珠被选上了,只是位分不高,封了婕妤。

  不知是她运气好,还是怎地,她觐见荣华夫人时送了一卷自己抄录的佛经,竟然得了荣华夫人另眼相看,时常招她到荣寿堂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