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4节(2 / 2)

  林晓恍然,“也就是说语言不符合她的身份。”

  “对,就是这样。”

  林晓托着下巴,拧眉沉思,“那我想想怎么改。”

  大丫赶紧把家里的笔墨纸砚拿出来。这可是林福全为了让大丫好好练字,特地花钱买的。虽然用的都是最低等东西,却样样俱全。

  林晓琢磨好一会儿,将刚刚那段话改了一遍。

  确实比刚刚那个好多了,但阿寿瞧着还是不满意,跃跃欲试道,“不如我帮你改吧。”

  林晓想了想,“也成。”

  阿寿很快改好,他读给大家听,经他这么一改,大伙都觉得阿寿这个更好。

  大丫总觉得这人物有些熟悉,突然福至心灵想到,“我觉得阿寿改过后,这人好像就是咱娘啊。”

  经他这一提醒,大家也都觉得这泼妇好像刘翠花。

  大伙齐齐看向阿寿。

  阿寿有点心虚,眼睛移向旁边,不敢看他们,挠头傻笑,“我……我只见过婶子跟人吵架。她就是这么说话的。”

  大利胳膊夹着他脖子,“好哇,阿寿,你居然挖苦我娘。”

  两人笑闹成一团,阿寿被他夹得脖子疼,夸张地叫出声。

  刘翠花在里间听到,跑过来斥责大利,“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虎啊,赶紧放开他。”

  大利委屈,刚要解释,却见阿寿甜滋滋冲刘翠花笑,“婶子,没事儿,他跟我闹着玩呢。”

  丈母娘看女婿那是越看越喜欢,更何况他还如此懂事,刘翠花拍着巴掌乐道,“大利,你瞅瞅人家,人家跟你一般大,你看人家多懂事,你再看看你,啥时候才能长大啊?可愁死我了。”

  大利幽怨地看了眼他娘,他真的很想不怕死地问上一句,“娘,您眼睛真的不瞎吗?这小子分明是个芝麻汤圆,外面白里面黑。我可是实心汤圆。表里如一的那种。”

  可到底不敢问,眼睁睁看着他娘出了房间。

  阿寿捂嘴大笑,笑得肠子都快打结了,在炕上打滚。

  大利抽了抽嘴角,笑骂道,“你个没良心的,居然还看我笑话。”作势又要打,阿寿连连讨饶,“大利,我错了,我给你带了好吃的。看在好吃的份上,你就饶了我吧。”

  说着,招呼石头将带来的礼物呈上来了。

  都是自家炸的果子,有炸扁豆、馓子、江米条、油饼、萝卜糕等等。

  林晓在这边吃饱了才回家。

  第106章

  李秀琴看到她回来, 手里还拿着那本书,猜到女儿这书应该是没卖出去,就宽慰她, “你头回写书已经不容易了。哪那么容易出版呢。”

  林晓摇头, 将阿寿说的讲了一遍。

  李秀琴见阿寿小小年纪居然这么一针见血, 不由惊诧这孩子真是个玲珑心肝。

  林晓又把阿寿卖书的事说了,他的故事情节也许没林晓的精彩,但他讲故事的能力却非常棒, 让人看了之后心里暖洋洋的。

  李秀琴见女儿兴致昂扬,就劝女儿,“不如你这书就让阿寿帮你改吧?”

  林晓一愣, 眼底有些受伤,“娘, 你是不是不信任我?”

  李秀琴摆手,“不是。”

  自己生的女儿, 李秀琴自然明白她有多骄傲。女儿智商有多高,情商就有多感人。而且女儿总喜欢用理论来恒量情感, 这就让人哭笑不得了。

  阿寿能够从一个人的语言中快速提炼这个人的特点, 而女儿却不擅长这个。

  她可以想像女儿会怎么观察别人。她会挑选几个研究对象, 然后盯着那些人观察, 把他们每一句都记录下来, 选出频率最高的词语或字用在文里, 像概率统计一样,劳心劳力。

  这样也许能写出一本畅销书, 但女儿只是帮她爹宣传嫁接技术, 完全没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

  李秀琴握住女儿的手, “我觉得双管齐下比较好?”

  林晓一怔, “怎么双管齐下?”

  “写《齐民要术》,这才是你最擅长的东西。”

  不涉及人物情感,不需要考虑语境,不需要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还有什么比科普书更适合女儿的呢?

  “话本写得再好,在那些当官的眼里始终上不了台面。但《齐民要术》就不一样了。那可以能引起震动的。”

  这话也有道理啊,林晓立刻乐意了,“那行。我都听您的。”

  她拿着书,直接去了大伯家,找到正在与大伙谈得正欢的阿寿。

  林晓现在看阿寿就觉得自己找到了撰稿人,“阿寿,你有没有空?”

  阿寿愣了下,点头,他有空啊,他除了空闲时间,就没旁的事可做了。

  林晓乐了,“不如你帮我把这故事改了吧?”

  担心他不帮忙,林晓又忙道,“出了书,这书得到的润笔费全归你。”

  “哎呀,你辛辛苦苦写的,赚钱全给阿寿?”大利有些弄不明白晓晓到底想干啥,觉得她有点缺心眼。

  林晓打断他,“这书写我俩的名字。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