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枯秋(5)(2 / 2)


  也许他终于敏感了一回,意识到知秋这一去,就再也不会回来。前往车站的路上,他不停地说话,威胁、道歉、讨好、苦求,无所不用其极,几乎令知秋以为,他是个精神分裂症患者。

  知秋不为所动。

  曾经受过的困难是刻在骨子里的,入骨三分,刮骨疗伤这法子也不管用。

  让他送她,不是原谅了他,而是让这断,有断腕般的直截了当。她永远不会原谅知夏。

  手机响起来的那一刻,知夏立马变了张脸,唱戏似的。

  他恶狠狠地说:“怎么了?”

  对面的显然被他的语气骇了一跳,随即以更高的音量说:“别让你妹妹走!我看见她撕碎的孕检单了!她怀孕了!”

  以母亲的愚昧而言,她自然会以为,知夏还和知秋有苟且。这孩子,顺理成章地便属于知夏的种。

  知夏愣了。冰冻住似的。母亲嗓门那样大,知秋当然听见了,但她也没作声。

  车里一片死寂。

  司机不禁从后视镜看了眼这两个人。

  当事人并不会知道,他们在别人脑海中的故事,会偏离现实多远,又有多狗血纷呈。

  知夏回过神来,挂了电话,拍着驾驶座椅背:“停车!”

  他把知秋拽下车,他用力过大,她细伶伶的手腕泛起一圈红。

  他红着眼睛,对她吼:“谁的?那个男人的吗?我告诉你,你休想逃!”

  知秋手刚触上车门,就被他一个巴掌扇倒在地上:“贱货!婊子!”

  知秋脑子里嗡嗡的,想到的,只有肚里尚未成型的孩子。她感到有只手,试图把她拖起来,可她的骨头似被抽出来一般,她竟又往一侧倒去。

  这里是新开发区,而旁边,是很缓很长的坡。

  什么叫该来的终究躲不掉?十几年前,男孩把她救回来,十几年后,她依然会摔下去。

  这个坡,她注定要滚一遭。

  意识一点点消散前,她听到知夏的叫喊,听到砰的一声关门声,听到纷杂的脚步声……

  最后一刻,她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孱弱、瘦小却很坚定的男孩的背影。

  “哥……”她很轻很轻地呢喃一句,轻到她自己也没有听见。

  是那个男孩,与她血浓于水、被迫分散的哥哥,不是这个恶魔知夏。

  她曾经想过,也许他早就死了,去见他们的父母了。

  也许,他过着很美满的生活,有称心如意的工作、家庭,有机灵可爱的孩子。

  也许,他与众多的庸人一般,

  記住我們的導航地阯:s點z→抽烟、喝酒、打牌,得过且过。

  无论如何,也一定要好过她这副不人不鬼的样子。

  知秋是在刚刚天光的时候醒的。

  病房里静悄悄的,微微的鼾声,更突出了这种静。几张病床挤挨在一起,天边是蟹壳青色,有几缕光,慢慢地像水漫开。再过不到半个小时,天就会彻底亮了。

  窗边站着一个人。

  知秋的病床在他的斜后方,正好看见他憔悴的侧脸。

  他叼着一根没点的烟,手撑着窗沿,下巴上胡子拉碴,眼眺着远方,不知在想什么。

  知秋自认有个强大的内心,不然,早在知夏强奸她时,她就轻生了。可看到这一幕,她又觉得,她心如一团纸,被人揉得稀烂。

  听见抽泣声,杜浩转过头来。他走过来,把她瘦可见骨的手掌握在手里。

  知秋抬起手,摸摸他剌手的胡茬,“几天了?”

  他知道她问的是她躺几天了:“两天。”

  她笑笑:“怎么才两天,你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知秋……”杜浩一下眼红了,加之他一夜未睡生出的红血丝,既可怖又可怜。

  知秋想笑,可她笑不出。

  这么多年,没有人为她这样过。父母,兄长,朋友,老师……他们与她皆有着或深或浅的羁绊,他们却不会像杜浩一样。他们对她的心疼、关怀,是出于身份的责任,是出于所谓的道德。

  杜浩爱她,为她催心肝,为她断肝肠,如此而已。

  一块玉璞碎裂时,有无与伦比的美,就像一向以成熟稳重示人的杜浩,露出脆弱的神情,带给她无边的心悸。

  知秋忽然病态地想,用一个未可知的胚胎换有生之年得见此景,换两人的冰释前嫌,也挺值。

  “我接你回去。”

  “好。”

  知秋没问回哪儿,也没有问任何关于知夏的事情。

  就像幼时,她把自己的未来,全盘托付给唯一一个亲人。

  中午,杜浩替知秋办了出院手续。

  路上,知秋头靠着他的肩膀:“杜浩。”

  “嗯?”

  “孩子没了。”

  他停了两秒:“嗯。”

  知秋哭着说:“他才一个月。”眼泪沾湿他肩上布料。

  他把她的手攥住,用力有点大,几乎把她攥疼了,说:“没事,你还年轻,还能再怀。”

  知秋陷在迟来的难过中,未去细究他说的是“你”,而不是“我们”。

  等她从失去孩子的伤心跳脱出来后,又再次掉入另一桩巨大的悲哀里。

  人生如天气,时而和风旭日,时而狂风骤雨,知秋人生的前二十年,始终是夏天——要么烈阳暴晒,要么雷雨阵阵,把人侵蚀得不成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