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太子他偏要宠我(重生)第86节(2 / 2)


  但是陆知礼好好的,为何要对孙女做这种腌臜事?

  襄国公夫人觉得不对,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谢明珠进宫后,陆知礼就扮成小太监接近她。

  “你说刚进宫时,宁王帮了你许多忙?”

  谢明珠点点头。

  “所以宁王是对你求而不得,才会做出这种胡涂事?”

  谢明珠不语。

  若是她还没想起前世,她可能也会跟祖母有同样的想法。

  谢明珠却知道,陆知礼看起来为她痴迷,实际上他想要的自始至终都只有权利。

  陆知礼想要的不止是她,还有她背后的谢家。

  否则不会前世她拒绝当陆知礼的侧妃之后不久,就被陆知礼扔进碧霄宫。

  她还记得前世陆知礼对她说的话。

  当时陆知礼捏着她的下巴,病态一般苍白的脸庞流露出几分苦恼,脸上的笑容却温柔的叫人沉醉。

  “我对姐姐实在太好了,姐姐才会身在福中不知福,等将来我从碧霄宫将姐姐接出来,姐姐吃过苦头,便知道我对你究竟有多好。”

  他的眼神温柔且充满爱意,仿佛她是世间最贵重的珍宝,说出来的话却叫人浑身发寒。

  “到时姐姐便会对我死心塌地,”陆知礼表情瞬间冷了下来,语调却无比暧昧,“因为除了我,再也没有人会要你。”

  陆知礼就像个随心所欲的疯子,他还是李之时,谢明珠就一直看不懂他,后来他成了陆知礼,谢明珠依旧无法理解他在想什么。

  谢明珠甚至觉得前世那些想要欺负她的侍卫,其中也有陆知礼的推波助澜。

  因为陆骁实在太优秀,哪怕他被废了,景帝也只是将他软禁在碧霄宫,并没有将他贬为平民或是发派边疆。

  陆骁心腹虽然都被斩杀了,但朝中默默支持他的人还是不少,就算他被废,他的威胁依旧比三皇子、五皇子还要大。

  陆知礼那样丧心病狂的人,肯定会派人观察他们,说不定他就是笃定陆骁为了她动手杀手,才会在背后推波助澜设下那样的局。

  只有陆骁死了或真正成了废人,景帝才不会再想念他。

  陆知礼连从小对他好的亲兄弟都能背叛,想方设法置他于死地,他怎么可能真心去爱一个人?

  前世谢明珠被扔进碧霄宫后就知道,陆知礼爱的只有他自己。

  谢明珠越想越心寒,握住襄国公夫人的手,低声道:“祖母,孙女更衣到一半时,宁王就进来了,要不是殿下及时赶来,孙女已经……”

  谢明珠眼眶微红,双眸浮现水雾,咬牙切齿:“孙女想亲手杀了他。”

  襄国公夫人吓了一跳,连忙放下手中的膏药,将孙女搂进怀中,不停地拍着她的背。

  “娇娇在说什么傻话,什么杀不杀的,这件事,你祖父和你爹爹自会帮你讨回公道。”

  襄国公夫人简直要心疼死了,心底也不怪太子太粗鲁,将孙女欺负成这样了,就希望陆知礼早点得到应该的惩罚。

  上完药,避子汤也准备好了。

  谢明珠知道自己与陆骁成亲之前,绝对不能先有孩子,昨天他们又来了那么多次,不喝避子汤肯定会出事,乖乖地将汤药喝了。

  另一头,襄国公赶在陆骁回宫前追上了他的马车。

  听到襄国公的要求,陆骁二话不说答应了。

  谢明珠就该值得世上最好的一切,笄礼的正宾由高皇后来当再适合不过。

  襄国公很满意太子的爽快,憋了一整晚的怒火终于消了一些。

  回到东宫,陆骁连衣裳都还来不及换,就被高皇后的人请了过去。

  昨日陆知礼被陆骁踹了一脚,受了内伤,醒来后强撑着给自己穿好衣裳,与高皇后说不到几句话,便陷入昏迷,如今人还在凤仪宫偏殿。

  陆骁踹的角度很刁钻,是见不得人的位置,险些让陆知礼成了废人。

  陆知礼自幼病弱,自尊心本来就比常人还要强,根本不可能让高皇后知道这件事。

  发现自己没有得到谢明珠,而是跟宁姑姑滚在一块后,也只说自己在偏殿小憩片刻,再睁眼身边就多了一个人。

  高皇后震惊又震怒,当下就命令秦嬷嬷严刑拷问宁姑姑。

  宁姑姑做了亏心事,不知道太子是正大光明抱着谢明珠离开的,也不敢说自见过太子,只说自己是被人陷害的。

  但是凤仪宫守备森严,出入都要令牌,谁那么大的胆子能陷害她?没人相信她的话,高皇后也不信。

  “太子昨日送谢姑娘出宫后,怎么早上才回来?”高皇后眸色不明的看着太子。

  侍卫长虽然没有说太子出来的偏殿,和陆知礼待的是同一个,但是这件事处处充满诡异。

  高皇后一度怀疑过太子。

  但是没有人比高皇后更清楚,太子对陆知礼这个亲弟弟有多疼爱,又费了多少苦心,他根本没有理由这么做。

  被用过刑,奄奄一息地跪倒在地的宁姑姑,看到太子来了,下意识将头埋得更低。

  太子昨日的模样太恐怖,简直就像是从地狱里爬上来的恶鬼,宁姑姑到现在都还心有余悸,不自觉地瑟瑟发抖起来。

  高皇后将宁姑姑的反应看在眼底,然而陆骁以前对陆知礼实在太好,高皇后早就将太子排除在嫌疑人之外,只以为宁姑姑知道自己快要出宫,为了攀龙附凤做下这等亏心事,没脸面对自己的主子。

  陆骁来到高皇后面前,撩袍跪地:“昨日父皇终于将娇娇赐给儿臣当太子妃,儿臣实在太开心了,便与老国公多喝了几杯,最后醉倒在国公府,是儿臣一时得意忘形,请母后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