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把爸妈卷成首富[九零]第278节(1 / 2)





  苏以沫从包里掏出一只笔,保镖从包里拿出一个折叠椅,随意摆弄就成了一个小凳子,村民们没见过,稀奇地瞧着。

  “这是塑料吗?真结实。”

  “咱们这儿也有折叠椅,没有这么轻便。你这个是市里的吧?”

  苏以沫一一回答他们的问题,而后装作不经意间向他们打听村里的情况。

  她先是问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刚想把话题引到自己家,突然后面传来一阵嚎哭声。

  众人寻声望去,苏以沫也转头去瞧,就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哭着从家跑出来,身后的中年妇女拿着扫帚追在后头,作势要打她。她旁边站着一七八岁的小男孩,学着妈妈的动作,一脸凶狠地掐腰跺脚。

  有位村民叫姑娘过来。那姑娘用袖子抹眼泪,慢慢腾腾走过来。

  “你怎么又惹你妈生气了?”

  姑娘抽泣地说,“我想上高中。我考上高中了。我妈不让念。”

  众人一听她要念高中,有人觉得可惜,“你成绩这么好,你妈也真是的。怎么能不给你念书呢。”

  有人持反对意见,“念啥啊?一学期好几百块钱。一念就是三年。苏家就五亩地,一年才挣几个钱。供不起。”

  “孩子有上进心,就让她读呗。这么点孩子下来有什么用。”

  有人立刻呲回去,“姑娘家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就是。念再多的书不都要嫁人生孩子嘛!”

  “你家那么多孩子,你又是老大,早点下来也能减轻你妈的负担。”

  ……

  村民们七嘴八舌劝着,姑娘却哭得更大声了。

  苏以沫看着这群大娘大婶说着陈词滥调,心里倒是没有太多感触。当初她考上高中时,这些人也是如此。

  倒是一旁的盛海龙听得义愤填膺,他听得一知半解,但是他们说了这么多,连蒙带猜也能弄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了。当即嗤笑一声,“念高中将来才能考大学,以后能找份好工作。不比在乡下种地强啊。”

  他的话当即被一帮大娘大婶怼,“你说得倒轻巧。你给她钱念书啊?就她爸那个烂赌1鬼能供得出一个大学生?”

  “就是!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懂我们乡下人的苦嘛。”

  ……

  盛海龙在她们的七嘴八舌下渐渐败下阵,额头冒冷汗,求助般看向苏以沫。

  第221章

  回到过去,这个熟悉的村子,苏以沫早有准备。这个村子有她糟糕的原生家庭,但更让她反感的糟粕,陈腐的旧思想。

  她没有反驳这些人的论点,她上辈子没有改变他们的想法,重回一世,也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她在村民们说完后,岔开话题问她的“大姐”,“你们家几个孩子?”

  这话问得不算突兀,毕竟刚刚才说到这姑娘家境困难。

  苏大姐难过得只想哭,一时没过得上回答她的问题,旁边有个村民替她答了,“她家四个孩子,她是老大,最下头还有个弟弟,今年才八岁。”

  苏以沫默然,弟弟年纪倒是对得上,就是“她”怎么没了?

  她想回到这边,一是为了解开自己的心结,二是来寻找原身。

  她一直以来都在担忧自己的父母和好日子都是从原身那边抢来的。她为什么总是不能像其他富二代那样奢侈,因为她始终担心有一天会变回曾经的自己,常人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她需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太奢靡。如果变回自己,这个坏习惯会如影随形,改都改不掉。

  但是时间一点点流逝,她还是没有回到从前。

  她想知道原身是不是在代她受苦。如果是的话,她想把原身带回鹏城,让爸妈收养她。可是她没想到原身没有活在她的身体里。

  原身没了。

  这是她始料未及的。

  苏以沫眼底难掩惊讶,她看着村民,声音有些颤抖,还有些干涩,“她弟弟这么小?为了生儿子,她妈妈之前打胎了吧?”

  村民一愣,摇了摇头,“没有。谁舍得打胎啊。那不得花钱啊。有了就生呗。”

  这就是农村人的观点,怀了就生,现在包产到户,也不怕养不起。但是能不能养得好,能不能供他们上学,他们从来不想。

  苏以沫沉默好久,没有打胎?为什么她没了?

  快到饭点,村民们一个个起身回家做饭。

  苏大姐也要走,苏以沫想去她家讨口水喝。

  苏大姐哭得眼睛通红,却没有多想,点头示意他们跟上来。

  到了家,苏以沫上辈子的妈陈凤梅见大女儿回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呲,“这么晚才回来,你弟弟都饿死了。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说着就要拿扫把揍人,苏以沫忙把人拦住。

  陈凤梅看到苏以沫,有些拘谨,“你们是?”

  当着外人的面被母亲责骂,苏大姐小脸涨得通红,不过她皮肤黑看不出来,她怯怯地说,“他们来喝水的。”

  说着就走到井边舀了一舀水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