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9章(2 / 2)


  “我跟着你吧。”官妓中,有个女子站了出来。四周的人纷纷朝她们投去惊异的目光,仿佛在震惊——什么时候妓-女也心怀家国,知道出来抵抗胡人了?

  白婉仪循声看过去,微有错愕。她动员人们坚守鸡鹿塞,没想到却是这几个官妓先出了声。

  “那我也来。算我一个吧……”

  “若是赢了,还活着,我们能赎身吗?”

  她们无视众人错愕的目光中,面色是解脱的释然。比起这些人,她们是真正不在意生死的。倘若死了,至少是死得其所,以后也会有人铭记她们——不是以记得她们官妓身份的方式,而是……记得她们为什么而死去,记得她们脆弱而又壮烈的尊严。

  比起苟活,她们更想要一个体面的死法。

  素来被人们瞧不起的妓-女,竟然比旁人还有胆气,其他人也坐不住了。便有人道:“我们也来,只要兵爷来的时候,把我爹爹和两个女儿带走就好……”

  也还是有些人犹豫,毕竟西魏人是边境汉民多年噩梦,无法直面这种狰狞的恐惧。她们四下张望,见有人踟蹰着离开,便也跟着走了。

  不是所有人都有血性拼上性命一搏的,白婉仪明白,她没有阻拦,并不强迫她们。

  人都有选择生或死的权利。

  若非情势所逼,她也不想在陌生的战场上出生入死,连葬骨之处都无。可并州是萧怀瑾花费巨大代价守住的,安定伯为它重伤,武明贞为它停留,韦不宣的祖坟在不远方。她无法抛却这里。

  留下来的人,不少是精壮干练的妇人,常年在田间劳作,脸上沟壑里满是尘沙,其实也不过才三十出头。白婉仪带上她们,绕出鸡鹿塞的古城墙勘地势;城内的古巷道掩藏在房屋后,众人将坑道刨开,偶尔会遇到几具白骨,她们翻拣着把一捆捆兵器抬上来。过去有十多年了,韦不宣放在这里的兵器不免生锈,附近的村民将磨石抬过来,磨刀声霍霍。

  当日头西移,过去了大半晌的时候,跪在架子上擦军鼓的人,忽然感到木架一阵晃动。随即,地面上的人也发现了地面的震颤,仿佛千军万马正呼啸而来。

  她们面面相觑,从彼此眼中看到了一闪而逝的恐惧,以及孤注一掷的决意。

  绝境中的勇气,往往有着不惜一切的力量,甚至压过了恐惧。虽不知援军什么时候来,但她们的躁动没有持续太久。

  远处天际已经能看到密密麻麻的黑影,正在快速地往这里行进。

  西魏将一部分兵力留在关宁县,主军则往朔方行进。

  此刻的拓跋乌无比自得。这是自去年开战以来,最顺利的战况。去年,他和叱罗托十一王子等人兵分两路,均遭遇了不利,王庭已经含沙射影指责过他数次。他现在改变策略,不再奇袭朔方或高阙等地,而是从西关口一撮一撮地消灭晋军。眼下,占了关宁县,就可以把晋军截断在鸡鹿塞和关宁县之间。虽然打得慢,但是胜负稳。

  况且,有从关宁县躲去鸡鹿塞的民众,正好抓过来当人质,省了去其他村落。就像去年,柳不辞在高阙塞一战中,将西魏士兵在城外活活饿死,如今,也让晋军尝尝有人质的滋味!

  拓跋乌远远眺望,西魏军队在荒漠中行进。

  鸡鹿塞四面的墙也已经加高,墙外攀了许多倒刺。

  拓跋乌命令行军放缓。他是征战沙场多年的人,有一种荒谬的直觉涌上,仿佛那些汉人不再是从前那样顺从、可以肆意掠杀……为什么这风中,似乎裹挟着坚不可摧的韧性?

  但他不可能因为城头有些抵抗的人,就放弃占据一个伏击的绝佳高地。想了想,他断喝道:“中军右军疾行冲城!”

  得他命令,前方铁甲骑兵迅速整阵,反应极为机动,几乎小片刻就赶到了城塞下,向着山头古城墙骑射,一时间箭矢如雨,能听到城墙内此起彼伏的惊呼惨叫,隐约是女子的声音,还听到有小孩哭嚎。

  “咚咚!”塞内几声巨响。这鼓声响天彻地,声如洪钟地裂,瞬间慑动四方。随即鼓声齐鸣,城内连-弩反击,溅起尘土飞扬。

  因鸡鹿塞内多是妇人,射箭准头不好,又射不了太远,不少箭乱糟糟飞出来,横七竖八地插在地上。所幸城内有连发弩,代替大部分弓箭,伤了不少西魏骑兵。

  地面藏了一排排尖刺拒马,随着鼓声令下,拔尘而出。西魏人当然不会放任她们设伏,两方乱箭纷飞,血岚四起,鸡鹿塞的堡头上,黑色的箭雨铠甲,白色的衣襟飘带,黄色的沙土城墙,红色的鲜血飞扬……那是一幕混乱而惨烈的画卷。

  古城墙不如后来修的城墙结实,随着中箭而碎石纷纷,逐渐露出缺口。不断有人被射中,从城头上掉下来,身上插着箭矢滚落;亦有骑兵被连-弩所伤,连人带马倒地,被后面的人闪避不及踩踏而过,溅起血雾黄土漫天。

  拓跋乌远看着,深深地蹙起眉头,这与他原本的计划相去甚远。本可以轻易抓些俘虏人质,照如今的情势来看,少不得被拖延一阵子。

  这让他无端生出了一些火气,不断地吼着,叫他们冲击城墙缺口,务必在晋军援兵到来前,占领这片高地。

  日头不断西移,塞堡下滚落堆积的尸体也越来越多。拓跋乌已经感觉到,鸡鹿塞内的防守越来越乏力,直至斥候回来报前头的战况,两方的死伤,他听着睁大了眼:“你说他们死的都是妇人?”

  斥候道:“大多是妇人,所以很好分辨,她们死的人要多一点。”

  拓跋乌骑在马上,还未从震惊中回神。怪道从方才开战,总听到些妇人惨叫。城头里还在做着绝望的抵抗,风中似乎夹带了别的声音,拓跋乌身子前倾,似乎听到了隐约的歌声,十分微弱,但他蓦然想起了一个女人。

  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王叔曾在阵前,活剐了晋国一个女将,激起了晋国边塞的愤慨,当年的宣宁侯世子,即如今的宣宁侯方将军,后来带兵三次杀入西魏,终于杀了他的王叔。

  如今他似乎又听到那首民谣了,那绝对是他讨厌听到的,想要将她们掩埋在这漫天黄沙和连绵山脉下的——

  --------

  张家姑娘十七呀八,比起男儿一点也不差,用刀就用最利的刀啊,要骑就骑最烈的马!

  张家姑娘十七呀八,黑黑的长发银白的甲,红红的血啊把人剐,一身忠骨喂了黄沙!

  风吹过黄土荒漠,吹过起伏山峦,吹过旷野千里,吹得冀州的天空万里无云。

  歌声在平坦的原野上久久回荡,穿透苍穹与亘古时光。

  萧怀瑾站在王车上,听着士兵们扯着嗓子唱这粗鄙的歌谣,好像回到了他在朔方城里,老兵们倚着城墙抱着刀,北风正起,幡子烈烈。

  他觉得有些怀念并州了,比起冀州的边境,并州更烈性、更荒凉,无论男女都仿佛能够迸发无尽的力量,令人望而生畏。

  他的面前,尹婕妤高束着马尾,跪下行军礼,萧怀瑾将她扶起,笑道:“这次铠甲合身了。”

  铠甲是专为她量身而制的,腰带上有将衔。尹婕妤笑了笑:“还要谢陛下赏识。”

  萧怀瑾赐她酒,道:“是你凭本事,信都一战,连那个赫连……勇,都败给你们,实至名归。”

  尹盛兰跟着萧怀瑾亲征到了冀州,怀庆侯见到她后,本有些惊讶,但兴许是想到了自家女儿,便也没反对什么。尹家与武家也是故交,怀庆侯自然不会难为她,她被任命为右军前锋统领后,反而受了怀庆侯不少提点照顾,在几个小的阵仗中得胜。

  如今,北燕大军由赫连雄挂帅,赫连家的人脾气都硬,绝不会为几次小阵仗失利就退缩。赫连勇在信都县败给了晋国后,他的亲妹妹、赫连大帅的侄女——赫连嫣,便主动请缨,在阜城和扶柳一带布兵,扬言要击垮晋国天子大军。

  “打退一个大的,又来一个小的。”尹盛兰对赫连家族的人没什么好感,尽管赫连嫣后来将头盖骨偷出来,还给了尹家,然而两家毕竟血仇难泯。

  萧怀瑾鼓励地拍了拍她的肩,就像对着方宁璋、罗守准那样坦然:“那个赫连嫣,你们在马球场上相遇过,朕相信你,能赢第一次,就能赢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