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不服[重生]第19节(1 / 2)





  坐着,什么都不做,也很暖心。

  郁良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不喜欢大火,一是因为母妃的宫里曾经起了一场大火,那场大火带走了他最后温暖的记忆。二是那么多人的尸体被焚烧,他总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十恶不赦的大事,他倒是无所谓,但他还有小姑娘,若是有报应因果,他怕报到小姑娘的身上。

  虽然是杞人忧天,但他总不自觉的往坏处去想。

  人一旦有了牵绊,就再也潇洒不起来了。

  两人坐了一会儿,便相携回到房间里,这边的事情处理的也差不多了。经过这几日,卫央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她迫不及待的想要和郁良商量一番。

  一回到屋子里,她先给郁良倒了杯茶水,双手捧给他,眼睛里还闪着光,看得郁良心里还有些发毛, “你这是作何?”

  卫央把茶盏往他手中一塞,笑眯眯道: “我有一个想法,你想不想听听?”

  郁良明白了,小姑娘这是有求于他呢,他笑了笑, “你且说来听听。”

  卫央得了回复,跑去床边,在枕头边翻找了一下终于找到了自己这几日来苦思冥想的东西,她将纸递到郁良手中, “昌平村里的事情不是个例。国土之大,总有许多事情发生,许许多多的灾害,水灾,旱灾,洪涝,蝗灾,百姓们都是靠天吃饭,若是有个饥荒,这天底下得有多少人死去?还有这些天灾,一个鼠疫几乎夺去了昌平村一大半人的性命,余下的人也没办法在这里居住了,谁知道鼠疫何时会再次卷土重来呢?”

  “所以呢?”郁良抖落开手中的纸,卫央几乎是鬼画符一样的画了几个道道,他看的一头雾水,将纸张摊开在桌子上,摇头低笑道: “我竟是不知王妃的字如此独特。”

  卫央: “……”

  被嘲笑了字迹的卫央一点也不恼,郁良坐着,卫央站着,利用这个便利,卫央笑着捶了他的肩膀一下, “王爷写得一手好字便够了,至于我的字,自己识得便可。”

  上一世卫央便被嘲笑过字迹这个东西,当时在家中还生了好久的气,如今再次听见也能够一笑而过,还能把上一世受得气给撒出来,还蛮开心的。

  郁良却是摇头道: “可本王却不识得。”

  “那我便给你讲。”卫央挪了个凳子坐在他身侧,纤纤玉指点着一处, “京城的南苑街有一条巷子,那里有许多的小乞儿,都是些无家可归的孩子,朝廷可以出资在那里建一个慈幼局,专门接纳流浪儿和这些被天灾夺去丈夫的妇人,可以安排一些活计给他们,定时发放钱财。”

  卫央提起这些来便兴奋的不得了,给郁良讲着她的计划,熟料郁良却幽幽的看向她, “这便是你这几夜窸窸窣窣不睡觉的理由?”

  卫央: “……”是的!

  她讪讪的摸了摸鼻头儿,总觉着像小时候被娘亲逮着去爬树玩的自己一般,这熟悉的害怕感是怎么回事儿?

  她讪笑道: “这不是问题的重点。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在这里建慈幼局,专门救济这些人群,不然等到灾荒出现了,介时那么多人纷纷涌入京城,那京城的治安也会变乱,一旦有了组织就会好管理许多。”

  卫央的这个主意属实不错,但是一旦实践起来却有许多的问题。

  郁良想的要比她多一些, “资金由谁来出呢?由谁进行管理呢?若是你说得这些都成为了实际,越来越多的人不去干活儿怎么办呢?”

  这些问题是卫央早就想好了的,她勾唇一笑,有条不紊的解答, “资金的话可以申请皇上的援助,毕竟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若是管理,我师兄可以,我也可以,或者你也成。建立起来慈幼局,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慈善组织,其核心是要让人自食其力,我们可以利用权势来为其提供渠道,比如让一些妇人给绣坊提供绣品之类,还能找些能人异士来教她们上课,学习一技之长,能够养活自己后便退出慈幼局。”

  郁良的手指微曲,在桌子上轻轻敲击了起来,卫央站在他眼前,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等待着他的回应。

  良久之后,郁良无奈的摇了摇头, “父皇是不会给出这一笔银子的,而且这些管理人员一点也不实际,沈师兄的本职是行医救人,你既想开医馆,哪里有余力去照看这些?而本王……我身上还有官职,怎能去照看这些?”

  卫央咬咬唇,一时竟犯了难。

  她原以为自己已经想好了万全之策,未料到竟还有这么多问题,还是郁良道: “若是想做,还须从长计议。”

  卫央突然就泄了气, “在这京城里真是步步为艰,我自认想到累许多事情,却总有遗漏。”

  郁良轻笑了声,摸了摸她的脑袋,漫不经心道: “只要你想做的,自是都得帮你做成。”

  卫央抬眸望向他, “若是太过艰难呢?”

  “千难万险,有益于百姓那也是能找到支持者的。”郁良缓缓道: “你切莫失去信心。”

  卫央觉着郁良这人有神奇的力量,他好似有种运筹帷幄的感觉,对着所有的事情都漫不经心,但期间又有着让人心安的坚定。

  姑且,她先信了。

  “那匪患呢?”卫央偏过头问他, “五百将士该如何剿灭匪患?皇上着明显就在欺负人。”

  郁良摇摇头, “总有办法的。”

  皇上让治鼠疫,那就得好好治,让剿匪,那便就得剿了,若是完不成,便是办事不利,如今的郁良只能把事情漂漂亮亮的办好回去,不然等着迎接他的又会是新一轮的腥风血雨。

  但剿匪这事儿,一点也不简单。

  ————————

  今天三次元有事,迟了。抱歉,鞠躬。

  第30章

  回府

  匪患在昌平一带盘踞多年,平日里也不出来烧杀劫掠,一般劫的都是些过道人,非富即贵。

  时而还会将劫来的财物分给昌平山脚下的百姓,占山为王时日久了,他们都称自己为侠盗,觉得自己干得是替天行道的正义之事,甚至在京城附近的小县里颇负盛名。

  若是残暴的匪患,朝廷早就花费大力气剿了。但偏偏这些人是义匪,一个义字就让人不好办了起来。

  正因如此,这烫手的山芋才扔到了郁良的手里。

  干元帝打的一手好算盘,若是郁良剿匪成功了,无论是将其招安或是捕获其头目,那都是朝廷赚到了,毕竟只有五百将士,即便郁良失败了,朝廷损失的也不过是五百将士而已。

  若是郁良不去,那便是阳奉阴违,藐视皇权,无论怎么说,这个理都在干元帝那里。

  但没人想想,五百将士剿匪,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现在京城里多的是想看郁良笑话的人,郁良自是没法将这些都说出口的,他能做的只有安抚卫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