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1节(2 / 2)


  盛言楚无言以对,他又不是没找过,问题是找不到合适的哇。

  “本官倒有一人选。”

  卫敬笑得跟狐狸一样贼,“那人比你娘大几岁,议过亲,讲全乎了应该说那人娶过妻,只是妻子命不要好,才过门几日就病逝了,那家人便找到庙里的方丈求了说辞,方丈说男子克妻…”

  “克妻?”盛言楚错愕的看着卫敬,一字一句道:“大人是嫌我娘活的太长了吗?”

  就这么迫不及待的希望他娘死了然后继承他?!

  “你听我把话说完,”卫敬笑吟吟的解释,“克妻之说有法子攻解,庙里的高僧说那人日后娶妻娶二度梳头女便可。”

  二梳头的女人在嘉和朝就是二嫁女。

  盛言楚听了,冷白肌肤的面庞陷入沉思,片刻后问道:“大人还没说这人是谁呢?”

  “张郢。”卫敬丝毫不拖泥带水。

  “什么?”盛言楚往后退了好几步,想起张郢的家世,顿时一股气上头,拒绝道,“不妥不妥,他不行。”

  卫敬露出很奇怪的表情,道:“你看不上他?张家的老祖宗是帝师,多少人巴不得嫁给张郢呢!”

  帝师!

  盛言楚只觉一阵眩晕,好好的一个帝师之后怎么就沦落到静绥当起小小县令了?

  “我娘是农女,张大人身份太过尊贵,我娘和他不行的。”

  “你多虑了。”卫敬复又笑,“张家有家训,不娶高门女,嫁进张家的女人大多都是京郊平民百姓家的女儿,张家既然想娶二梳女,肯定不会计较家世。”

  盛言楚惊诧的‘哈’了一声,卫敬干脆道:“张郢看似吊儿郎当,实则心有丘壑。张家老祖宗是当今皇上的老师,克己奉公德隆望尊,可惜后代子嗣没什么大作为,传到张郢这一辈,就只剩下张郢在朝中周旋,朝廷已然分成太子和四皇子两派,张郢为人张狂,得罪了太子的幕僚,因而下放吏部的官职被一个无名之辈给顶了去。”

  “张家就甘心看着张大人外放受苦?”这是盛言楚一直没理清的一个事,张郢家世好,祖上又出过帝师,为何张郢受了委屈,张家和皇帝都视而不见不伸援手?

  卫敬喜欢的就是盛言楚这种不知为不知的求学心态,转了转手腕上的佛珠,笑道:“张家避世多年,如今只剩贤名而无权势,加之皇上偏袒太子,张家不好和皇上对着干,只能由着张郢咽下苦果来静绥磨炼三年。”

  盛言楚啧了一声:“三年后吏部升调折子下来,张大人定能重回京城。”

  “他能回京城多亏有你。”卫敬赞声道,“若没有你的御寒点子,依本官的经验,张郢至少在静绥要待两任才行。”

  盛言楚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法子再好也要有人用才行。”

  如果张郢是个心气高瞧不起他的纨绔子弟,他纵然有一肚子的想法,张郢不听不信都是打水漂。

  “所以本官才说他适合你娘。”

  卫敬抬首而笑,眼角的细纹都牵出来了:“只要你点头了,京城张家那家就由本官来安排,至于张郢那里,你甭担心,他这人对妻室并无过分的挑剔,为人善良就可。”

  盛言楚突然有一丝心动,他娘配张郢是有一点高攀,但他娘也不差劲啊,容貌女红都在寻常女子之上。

  见盛言楚面色怔松,卫敬趁热打铁:“你娘的事解决了,那你与本官的家事就好说了,本官不是强人所难之人,和杜氏的打算是收你为义子,百年之后,你膝下的孩子留一个男丁随我卫家姓就行,不拘是你的儿子还是孙子。”

  这要求简直宽容的不能再宽容,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盛言楚是不答应也得答应了。

  卫敬做事相当麻利,趁着盛言楚被他忽悠的得劲的时候,赶紧让外头侯着的丫鬟去请杜氏过来,杜氏一来,盛言楚手中就被人塞了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两盏热茶。

  整个认亲流程,盛言楚几乎都处在懵逼状态下,在卫敬和杜氏祈盼慈爱的目光下,他厚着脸皮喊了声“义父义母”。

  虽不是‘爹娘’,却让卫敬和杜氏激动的淌下了欣慰的泪水,两人齐齐站起来扶起跪在堂中的盛言楚,喝了认亲茶,又当着卫家祖宗的面写下了百年之内给卫敬留一个子嗣的约定书,自此,盛言楚和卫敬绑在了一块。

  认了亲后,杜氏泪眼婆娑的拉着盛言楚左看右看,频频点头:“我儿尚在世间的时候,我时常幻想他长大成人的样子,那日在府中看到你,我的心咯噔一下,当时似乎老天爷就站在我身后,一个劲的说,你看你看,你儿子投胎转世过来寻你了……”

  杜氏做了半辈子的当家主母,在卫家人眼里,一向是个说一不二的女人,然而此时握着盛言楚的手却哭成了泪人。

  卫敬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么些年因为膝下无子受了同僚多少白眼,如今盛言楚半大的小伙子能喊他一声‘义父’,卫敬只觉此生足矣。

  郡守府收养盛言楚为义子的消息很快就在临朔郡传开,经过这么些天的发酵,老百姓们似乎并不觉得奇怪,不过事态最终还是顺着盛言楚之前的担忧出现了变故。

  就在盛言楚从客栈搬到郡守府的当天,有人在城中命一群小儿唱起讥讽盛言楚他娘以色侍人的打油诗,此诗一传扬出来,卫敬立即让人将这群乞丐绑进了郡守衙门。

  还没上刑,几个乞丐就吓得屁滚尿流将始作俑者供了出来。

  “谭讷?怎么会是他!”盛言楚面色阴鸷,一拳打在桌上,“我当初就不该让他上车,让他荒郊野岭冻死得了!”

  “恩将仇报的狼崽子!”孟双神色复杂的看向盛言楚,“此人躲进了谭家,以卫大人的手段,此番怕是要牵连谭家了。”

  谭家都不打紧,最无辜的是崔老爷子一家人。

  盛言楚似是早有预想到,四下一环顾,从垂花门进来的小厮忙小跑上前:“公子有事吩咐?”

  “义父此时在哪?”

  小厮低头垂首:“在衙门,听前院的人说,在城中污蔑程娘子清誉的人已经被大人逮到了,此时大人正在衙门审案呢!”

  “审案?”盛言楚神色一凛,“谭讷身上背了案子?”

  光他娘一事,顶多是关押谭讷几日,再对谭家处一个管教不严的责罚就是了,怎么还审起来了?

  “这个小人不知。”小厮道,“小人只知道衙门有人报了案,据说是跟那谭书生有关。”

  孟双眼皮子一直在跳,忽道:“楚哥儿,你还记得咱们在荒山野岭初次见到谭讷是什么样子的吗?”

  “他手中有血!”盛言楚回忆道,“我给他倒热水的时候发现他手腕上还有几道抓痕,深可见骨…”

  “看来他并非被歹人所劫,而是另有缘故。”断案经验丰富的孟双拧眉,道,“如此他应该摊上了命案。”

  “走,咱们去衙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