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2章(1 / 2)





  皇后摇摇头,“他是个聪明人。名利权势,这些东西都不是他想要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不是因为他生在了桑丘家,他是根本就不可能会入朝的。他一心修道,这一次,也是为了整个儿桑丘家族,所以才会破例入朝。待此间事了,他便会去找他师父,寻仙问道去了。”

  只是,他真的会这么做么?

  这个问题,桑丘家的人自然不会怀疑,毕竟,桑丘子睿之前可就是四处云游,自由自在惯了的主儿,会有这样的想法,那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可是对于某些人来说,显然就是不信的。

  比如说穆流年,比如说云浅夏。

  “我以前一直以为你父王是不知道穆焕青的事情的,想不到,原来他早就知道了。”浅夏懒懒地躺在了穆流年的怀里,还十分惬意地享受着穆流年的喂食服务,简直就是不要太幸福!

  “是呀,我也实在是有些意外。如果不是这次你帮了梅千洛,我也不会知道,原来我的这个二弟,压根儿就不姓穆。不过,身为皇室血脉,却是落到了这步境地,也实在是有些可悲。你说,他自己有一天,若是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分,会不会进宫去求了皇上想法子帮帮他?”

  浅夏顿了一下,随后又吃了一口他递过来的桔子,待嚼完了,咽了,才轻声道,“不会。”

  “为何?”穆流年对于浅夏如此肯定的态度,有些好奇。他一直都知道浅夏除了那一身的特殊本事之外,还有着一个十分冷静清醒的头脑。

  “人生由高至低,起起伏伏,穆焕青以前虽然是不及你现在的风光,可是比你也差不到哪儿去。十几年顺风顺水的生活,走到哪里都被人巴结讨好,一夜之间,由云端重重跌落,再不似从前那般耀眼夺目,反倒是如同一颗卑微的尘埃一般,这样的人,你以为,他的心性不会发生变化?”

  “所以?”穆流年挑眉,看来,他的浅浅,似乎是越来越聪明了呢。

  浅夏看了他一眼,“你明明也早就想到了。却偏要来问我。”

  “冤枉呢!如果不是听你说了这些,我也不会想到。乖,继续。”穆流年说着,又往她的嘴里送了一瓣儿桔子,然后笑眯眯地等着听她的结论。

  “穆焕青之前因为与刘家的婚事,或许会让他感觉到了自己仍然是还有希望的。可是现在?只怕是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极为消沉的境地。我相信,皇上在他的身边也是安插了人手的,甚至于,还是给了他一些势力的。只不过,他到底有多大本事,就得看他自己的了。”

  穆流年轻笑,“说来说去,你也是没有说出他若是得知了真相,会如何。”

  “会疯掉、彻底地崩溃。大起大落,真真假假,足以彻底地摧毁一个人的意志。特别是像穆焕青这样一个本身就算不得意志坚定之人。”

  “有道理。”穆流年笑道,“做为奖励,本世子就亲自喂你吃瓣儿桔子。”

  话落,浅夏就觉得眼前一黑,一张被放大了的俊脸,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嘴巴里,还叼了一瓣桔子。

  浅夏的神色微僵,试着动了一下,才发现自己的腰身以及胳膊,都被这厮给困住了,几乎就是一下也动弹不得,无奈之下,只能委曲求全,闭了眼睛,不去看他有些得意的眼睛,嘴巴微微张开了些,等着他喂。

  一瓣软软甜甜的桔子落入口中,浅夏意外地是,他竟然是就这样放过她了?相处了这么久,这似乎是与他的脾性有些不符呢。

  大婚前,浅夏觉得穆流年是一个心机深沉,聪明睿智且文武双全之人,可是大婚之后,浅夏发现自己根本就是判断失误,而且是严重失误,这厮分明就是一个腹黑狡诈,手段多得离谱,脸皮厚得难以想像的无耻之人。

  特别是一想到了晚上,浅夏的脸色便忍不住微红了些,这简直就是一个太会折磨人的妖孽了。

  等到浅夏刚刚做了一个吞咽的动作,然后便觉得唇上一软,两片温热开始在自己的唇上来回地吸吮着、摩娑着,似乎是不将自己的唇纹都给描绘清楚了,就誓不罢休一般。

  三七等人早就十分知趣地退地远远了,妖月一直没有什么表情的脸上,这一刻,倒是有了几分的抽动,细看,她的眼底似乎是还有些同情,也不知道,她的这抹同情,到底是送给谁的。

  一吻作罢,浅夏的呼吸也急促了起来,小脸儿通红,瞪他一眼,“登徒子!”

  谁知,这一骂竟是引来了穆流年的一阵大笑,“哈哈,浅浅,你能不能每次都用这个词?要不要换一个?比如说流氓?下流?卑鄙?”

  头一次见到有人被骂还这么开心,而且还主动提供了备选的骂词儿上来的人。

  这么一瞬间,耳聪目明的妖月心中感叹道,天哪,这不是我们的主子,请不要告诉我我们的主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厚脸皮。

  次日早朝,户部将之前有大皇子所签署的有关开仓放粮的公文全部找出,呈于皇上。

  只见那公文上所写,的的确确是十万石粮食,只是为何到了允州时,却只剩下了一万石?皇上的眉心紧紧的拧在了一起,显然,他以为这是有朝廷的蛀虫在作乱了。

  ------题外话------

  不知道这一章有没有吓到你们?哈哈。这个就是当初梅千洛所说的那个天大的秘密。嘻嘻,不知道你们当中有没有人曾经猜到过?另外,允州的百姓暴动,不可能就会这么算了的。还有哦,和宁长公主的事,也不会就此打住。具体的,明天看哦。

  ☆、第六十二章 准备离开!

  有关赈济的粮食数目还没有弄清楚,便又有人上书,言明在和宁长公主府上发现的那一块儿硕大的黄龙玉,可是产自栾河。而栾河最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便是刘氏了。

  如此,皇上自然是要弄清楚,那块儿黄龙玉,到底是栾河刘氏进献的,还是和宁长公主自己想了法子弄来的?

  至于那些人为何如此肯定这黄龙玉就出自栾河,那是因为栾河自古以来便出黄龙玉,而且成色极好,且天下闻名。而现在这块儿黄龙玉的成色,比起皇上平日里用的那些佩饰,可是丝毫不差,再由专门的玉匠鉴别之后,也便给出了这样的一个答案。

  刘相出自栾和刘氏,这样一来,事情似乎是与他也扯上了关系。

  不过,很快,便又有内侍省及礼部、户部的人言明,黄龙玉的开采权属国有,底下的大家族便是再有钱,也不可能去开采黄龙玉,而且,此玉本就是只有皇上才能用,别人就是得到了,也是只能私藏,不敢用,还要承担着被人发现,从而降罪的风险,实在是划不来的。

  皇上心中恼火,也明白事有轻重缓急,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安抚允州的那些流民,是镇压,还是采用怀柔政策,一时间,朝中再度分成了两派。

  大皇子一派主震压,原因很简单,既然是发生了暴动,那么这些贱民的脑子里自然就是有了不该有的想法,此等人若不除,只恐将来再生事端。

  而二皇子一派主怀柔,主张先派人再送粮食过去,然后再在当地集齐大量的医者,以免再发生类似于瘟疫之类的情况。

  双方各执一词,一时分不出对错。皇上也被底下的两派主张,给吵地脑仁儿疼。

  最终,皇上还是采取了二皇子的建议,下令再着人迅速押解了粮食前往允州,与此同时,再八百里加急,派了人去允州传达他的旨意,以安抚民心。

  与此同时,大皇子一派的人,自然是要立刻着手调查,这十万石粮食怎么会变成了一万石?

  只是可惜了,他们的人才刚刚有了线索,就被大理寺的人直接告知,此时,皇上已交由大理寺严审,其它人不得过问。

  而大理寺卿乃是扶阳赵氏的人,赵氏一族,可是对皇上忠心耿耿,别人想要渗透进去,只怕是不易。

  “事情果然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元初,这一次,允州的百姓发生暴动,果然如你所料,皇上并未采取强行镇压的法子。你说,是因为皇上也觉得太过暴戾不妥,还是另有原因?”

  浅夏轻轻地落下一子,声音恬淡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