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章(2 / 2)


  少棠还没怎么着,他也没兴趣偷窥这种玉米地、树坷垃里的风流事。另外那俩人特紧张,极为害怕,手忙脚乱提裤子。

  贺少棠回头冷冷瞟了一眼:“干什么呢。”

  对方无言以对,半晌反驳道:“你们两个干什么呢?”

  贺少棠猛然转身,眉头皱起:“我们怎么了?”

  对方说:“你看什么?你们俩不也光着屁股么。”

  贺少棠脸色蓦地变了,眉间涌起怒容……有些话可不能乱说。这种事情,说出去是严重生活作风问题,肯定丢掉饭碗,甚至可能以“流氓罪”被抓起来判刑坐牢。

  ☆、第16章 唐山

  第十六章唐山

  林地里几句龃龉,少棠差点儿跟那俩人打起来,也是脾气有点儿冲,手里又有刀。他是觉得对方说话没谱,信口开河,你躲深山里爱怎么操怎么操,谁管你操到穿肠破肚屁股开花,但是你不能这么说我干儿子,我儿子还小呢,干净着呢。

  后来,是那俩男人之中声音比较细弱的一个,捂着裤裆,跟少棠求情:“你、你千万别告诉别人,你就当啥也没看见,成吗?”

  另一个身材粗壮些的男人,眼神略凶狠,搂过身边人护住,好像生怕他相好被人抢了似的。

  少棠莫名发窘,老子又没打算横刀夺爱,你那么狠瞪我干嘛?

  那俩人随后穿上裤子慌里慌张跑掉了……

  父子二人也穿上衣服裤子,包裹严实,一路闷头回哨所。临进屋门,少棠突然停下脚步,叮嘱道:“小北,今天没事儿啊!回头别跟别人提这个,别跟你爸说……别让你爸误会我把你带坏了。”

  孟小北问:“那两个男的干什么玩儿呢?”

  少棠眼含不屑:“呵……两头野猪发情了,凑一堆儿拱大腚呢。”

  孟小北就爱刨根问底:“野猪和圈里的猪我还都见过,我怎么没看见猪那样拱啊?”

  少棠:“嗯……”

  孟小北:“猪屁股那么肥,吃饱趴圈里粗喘,怎么拱得动啊!”

  少棠“噗”的一声,都乐了,心情一下子好转:“算了,猪是拱不动,老子也没本事给你现找两头猪拱给你看!”

  在孟小北的回忆里,少棠那个年纪,对那样的事,就是那样看法,神情间略带冷漠鄙夷,认为两个男人干那事儿,终归是没羞没臊见不得人的。在那个特定年代,远没到三十年后全民皆腐就地搅基的时代,这就是普通正常人的观念。没有向领导和公安通风报信举报那两个流氓犯,就够善良厚道了。

  几名战友围着火炉子烧开水,吃饭,木桌上小收音机放着新闻,传出严肃而沉重的女声。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消息,今日凌晨三点四十二分,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八级强烈地震,目前震区房屋人员损失惨重。北京天津地区震感强烈,房屋大量倒塌,具体死伤人数不详……

  贺少棠蹲在火炉前,霍然放下大碗,怔住。

  这人猛地站起身,脑子里是极突兀的一片茫然。

  所有人仰脸看向少棠,小斌问:“怎么啦?你要干什么嘛?”

  贺少棠倒吸一口气,脸色突然焦急发白,拎起外套大步冲出哨所。

  “小北他爸现在还在北京呢!!!”

  ……

  少棠他们部队就专门搞兵工与防范森林河流自然灾害,有些见识,一听就知道出大事了,开车带着小北赶回厂里,然后回营部报道,随时待命。

  当天中午,唐山发生毁灭性地震的消息已然通过电台、厂里大喇叭通报和群众奔走相告口口相传,传遍汽车制造厂整个儿几大片家属宿舍区。厂房当天下午停工,许多工人涌入工会和厂领导办公室,家属大院门口黑压压一片人,大伙全都急了!

  岐山山沟里风调雨顺,离北京远着呢,这些人为什么急?因为许多人的家都在北京,是从北京来的。

  父母、兄弟姐妹、亲人,他们的家,全部都在北京。

  那夜,西沟无眠,万家灯火不灭。

  当时通讯条件极不发达,震区打不进电话。官方消息又极模糊隐晦,没有即时播报具体死伤数字,然而一切蛛丝马迹边角的信息都透露出来,这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唐山夷为平地,而且波及北京。

  当晚,就有几百名工人携家带口,堵在彻夜亮灯的厂领导办公室门口,集体请假,要求回北京。

  当初从北京过来岐山开荒建厂的青年,一共八百多人,都已人到中年。

  领导说:“不能乱,我们不能乱,你们现在都要请假,工程、产量还上不上了?”

  职工们说:“我们还顾得上开工,还尼玛有心思管这月效益产量?!老子的家都没了!”

  厂领导试图劝导,咱们耐心等北京那边儿的消息,中央不会不管,部队正在救灾,国家不会不管你们这些人的家庭。

  在厂里干了十多年的老人儿,几名辈分最老的职工,悲愤地吼,“国家就是从来没管过我们这些人的家庭!”

  “咱们窝在这沟里这么多年,唯一念想就是北京那个家,家在哪儿呢家震成什么样了,爹妈是被埋了还是活着,好歹得回去看上一眼!!!”

  群情激烈,愤慨,要求回京,也是多年压抑郁结的一股民怨,在地震大灾面前发泄得淋漓尽致。

  这么些年,一拨一拨的知识青年拿到指标或者走了后门,回城了。

  更多更多的人,留在这里回不去,看不到回家的希望。当年响应号召奔赴三线报效国家的一腔热血,青年的理想与意气,抵不过艰苦岁月,捱不过风霜与流年。当变革的洪流闯出一道缺口,谁甘心落于人后?谁愿意沉底做历史漩涡的牺牲品?……

  那一回是岐山兵工厂历史上,第一次濒临工人暴动的边缘。

  全厂青壮职工聚集在操场空地上,堵在厂长办公室门前,等待北京的来电,等来的却是唐山人间地狱殒命几十万的消息。

  隔壁部队大院的官兵再一次出动,少棠他们连队的人扛着枪,在空场四周警戒,维持秩序,劝诫威慑涌动爆发的人群。

  有人冲撞士兵,想要冲击办公室小院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