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章(1 / 2)





  赶在一个阳光大盛,且是“十一”之前的日子,学校举行了秋季校运会。

  不用上课,刘珂落得轻松,完成工作后,用皮筋扎上头发,在校园里孤身随便走走。

  广播的背景音热热闹闹,学生围坐在观众台上,气球花花绿绿地飘着,有玩手机的,有听歌的,有写作业的……鲜少见有人将注意力放在操场的运动员身上。

  “请各班参加100米男子短跑预赛的运动员来点录处点录……”

  刘珂目光转了圈,顺着班牌找到436班。

  人坐得密密匝匝,叶沉却很容易找。他坐在前排,手腕上挂了个氢气球——大概是哪个女生给他系的——专心致志地看着场内。

  “嘭”的一声,号令枪响了。穿着黑白校服、背后挂着号码的运动员如离弦之箭,叫喊声此起彼伏,跑道内甚至有数个陪跑的。短短十数秒,人已在终点线到齐。日头正盛,他们手挡在额前,淌着汗。笑着,欢呼着。

  人总是分外渴望得不到的东西。健康、家世、成绩、钱财……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就像试图在南海欣赏暴雪,在渤海体验台风,人爱去做徒劳无功的挣扎。

  这个孩子,此时此刻在想些什么呢?他拥有着矫健的身子,在红色塑胶跑道上如风驰电掣的豹一样吗?他的渴望,是不可实现的,只能够在想象中、梦中模拟。

  第一个人冲刺时,刘珂看见叶沉,幅度不大地鼓掌,气球随之摆动。

  “孤掌难鸣”,几乎没人听见他的喝彩。

  刘珂心念一动,忽然很想,去摸摸他的头。

  刘珂想起特殊教育学校里的那个男生,他说“你不懂”。不,她懂的。她模仿过残疾,翻看过心理书,她在剖析他们的同时,也在剖析自我。

  十几岁发现自己“特殊”的想法后,她曾迷茫、懊悔、惶恐、悲痛。

  不记得什么时候,看过一句诗:一个人是自身的迷宫。而刘珂,确确实实在这间“迷宫”里,迷失过很长一段时间。

  在外人眼里,“残疾”意味着可怜,“慕残”则等同于变态。

  “慕残”这两个字深烙下来,仿佛就是古代的黥,叫人一辈子活在阴暗里。

  刘珂没有再待下去,从一旁的楼梯上去了。

  叶沉本是在看比赛,忽然转了头,盯着她离开的地方。那里两个女生占了位,正在自拍,感觉到他的注视,疑惑地看向他。

  叶沉顿了顿,移开目光。

  不知为何,心头沉闷。

  坐久了,便极度无聊,不断有人离开、坐下,声音也跟着停住、远离。

  等检查的老师点过人数之后,叶沉撑着拐杖,跟班长请假说上厕所。他聊得起劲,头也没回,说句“早去早回”就放他走了。

  小路两侧栽满了梧桐树,遮下一片浓重的树荫。传来飞机穿过云霄的隐约的轰隆声。

  头顶晒得发烫,叶沉走去厕所,捧着水,往脸上浇。好歹舒服了些。他抹了水在脖颈上、头发上,水滑落,洇深了衣服颜色。

  有人从校园超市出来,有人钻进教室,有人在路上走着。瞥见他,有意无意,目光多停留两秒,然后再转回,交头接耳地小声说着什么。

  这样背后的议论,也许并无恶意。叶沉想回到教室,写作业,看书,发呆,怎么都行。

  只是不愿意给人注视。

  那让他觉得,如芒在背。

  刘珂离开操场后,并没有走远。她握着一瓶水,站在小卖部门口。她看着孑然的叶沉。

  叶沉停住脚步,踟蹰了下,还是决定打招呼:“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