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节(2 / 2)


  林满堂让她说清楚,到底买哪些调料。

  李秀琴嗔了他一眼,“家里除了盐和油,就没别的了。酱油,醋,生姜,八角,桂皮,花椒,蒜头,你都买些回来。”

  林满堂点头记下,扭头出去,回来就提了个篮子,里面有半篮子蒜头,瞧着是新蒜,外面还裹着一层新泥。

  “昨天我去咱们家那宅基地看了,那里种了些蒜,我买了些回来,你把它倒出来,我把篮子还给人家。”

  李秀琴将大蒜倒在廊檐底下。

  林满堂提着空篮子出去,没多久,刘翠花从堂屋出来,看见这些大蒜,眨了下眼睛,忍了半晌,还是没忍住,“二弟妹,你这刚分家,银钱可得省着点花啊。以后日子还长着呢。不就是炒个菜嘛,你还特地买这么多蒜,多浪费啊。”

  李秀琴笑道,“最近没什么胃口,想做些好吃的。”

  她这话刚出,刘翠花拍着大腿,夸张叫道,“哎哟,你把菜炒好吃了,那饭不就得多吃两碗嘛。多浪费粮食啊?”

  李秀琴脑子有点懵,多吃等于浪费粮食?

  她哭笑不得,“我们家晓晓正长身体呢,多吃才能长高啊。”

  “女孩子家家,长那么高有什么用啊。”刘翠花嫌弃地撇嘴。

  话不投机半句多,李秀琴发现了这个大嫂跟自己没有共同语言,她也不再说了,“大嫂,是你先做还是我先?”

  家里只有一张锅,分的时候,锅分给了大房,锅铲饭勺归了二房,李秀琴自然要先征求对方的意见。

  刘翠花却道,“你先用吧。等你炒完菜,先别刷锅。到时候我就着油锅再炒盘菜。”

  李秀琴:“……”

  林晓从外面走进来,正好听到这话,拧眉想了一会儿,心想她这大伯母还真是个人才。

  李秀琴让女儿烧火,炒了个蒜蓉空心菜,这古代管空心菜叫蕹菜,这菜是本土菜,传说曹操那时候就已经有了。

  蒜头经过油炸迸发出难以形容的焦香,再配上蕹菜特有的清香,这道菜出锅便香气四溢,让人闻了禁不住口舌生津。

  大吉大利,大丫二丫原本正在门口纳凉,闻到香味,立即丢掉手中的蒲扇,趴到灶房外面,一个劲儿嗅着里面的香气,嘴里喃喃道,“真香啊。”

  李秀琴端着菜出来,四个孩子追在后头,眼巴巴瞅着那菜。

  同样都是炒蕹菜,为什么二婶可以把菜炒得这么香,颜色那么翠绿好看,而娘却炒得又淡又苦,还黑漆漆的。

  刘翠花见孩子丢人,脸上挂不住,骂了一声,“饿死鬼投胎啊,尽给我丢人现眼。”

  她扭头叫了大丫进来烧锅,正如她刚刚所说,没有刷锅,就着这油锅炒了盘水煮青菜。

  终于吃上一道像样的菜,守灵这些日子,他们可一直吃的都是咸菜粗粮。

  林满堂和李秀琴以前吃过苦,倒是还受得住,可女儿哪受过这种罪?

  蒜蓉蕹菜一出来,林晓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李秀琴见女儿馋成这样,给她尝了一口,林晓满足得像只偷腥的小猫咪,眉眼都弯了起来。

  林满堂和李秀琴心疼得不行。

  林满堂注意到女儿吃菜时,小手抖个不停,皱眉问李秀琴,“她这手为什么一直抖啊?”

  李秀琴叹了口气,“应该是低血糖。她这身子骨太弱了,营养不够。”

  林满堂抿了抿嘴,懂了,女儿身体这是缺营养。他得给女儿补补才行。

  林满堂捂着饿得发慌的肚子,“咱们什么时候吃饭?”

  李秀琴笑道,“我刚揉了些面,正在盆里醒着呢,再等两刻钟。”

  家里的细粮全归了林满堂这边,分家第一天,李秀琴想着全家都吃一顿细粮。天太热,蒸馒头容易坏,她就揉了些面,打算做吊饼。

  林满堂点了点头,也就是说一时半会还吃不上饭。

  林满堂溜溜达达出了家门,他先去了全村唯一做生意的人家--关屠户家,他们家在集市上开了个猪肉摊子。

  每隔三日逢一次集,不赶集的时候,关屠夫带着三个儿子在附近几个村子收猪,集市前一晚杀猪,然后第二天一早运到集市上卖。

  今晚正是杀猪的日子,林满堂刚走到关家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猪临死前的哀嚎声。

  林满堂登时打了个哆嗦,进了门,里面已经有不少村民们来买肉。

  刚杀的猪,肉还新鲜着,再加上关屠户卖给本村会额外送点骨头。

  是以,许多人家馋肉了,就会来这边割一点。

  一次半斤,几两,关屠户也不嫌麻烦,很爽快割给大家。

  林满堂进来的时候,有好几个村民已经割完肉离开了。

  走的时候,林满堂冲大家点头。其他人看到他还有些诧异,不过倒也没说什么。

  林满堂走到猪肉前,旁边周木生的后娘陈艳娘还正纠结包饺子还是做锅边素,关屠户先紧着林满堂来,“满堂啊?也来买肉?”

  还别说,林满堂确实馋肉了。

  穿过来这么久,他已经很久没吃过肉了。别说肉了,他每天吃的菜连点油星都看不到,也不知他大嫂到底有没有倒油。

  其实他真冤枉刘翠花了,人家确实放油了,只是用油棉纱在锅上擦了一圈,沾了点油味就行了。

  老林家没有别的挣钱本事,靠的就是数十年如一日的节省。要不然整个老林家也不会从六十年前的十亩发展到现在的上百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