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二小姐进京了第122节(1 / 2)





  “世间百态自来如此,更何况人心这东西,谁也没有办法解释清楚。”只是沈羡之不知道秦少初那样假惺惺地给高月织梦,求的是什么?这人心里是有毛病么?

  宋月似乎也没能求沈羡之能给自己一个答案,只是满腔都替高月的不值得的怒火,高月的所有情义都错付了。

  她不再说话,反而让沈羡之有些担心,“你也不必多想,过一阵子我得了阿瑾的消息,便会进城去,到时候将那秦少初带来,你有什么不快之处,只管问他。”就怕宋月越想越偏,然后一心求死。

  这三姐妹如今想来,也是可怜,亲生母亲待她们三姐妹还不如那养子,只因她们是女儿身。

  这宋月没有得到刘惠妃的母爱,被姐姐们宠爱着,可是如今姐姐们又惨死在那乌合山,现在又听到高月被人诋毁,沈羡之是真怕她接受不了,一死了之。

  其实她有些想不通,既然死都不怕了,为什么还不愿意活着?

  虽说这生命终究有一日是会到尽头的,可是活下来,会有许多的意想不到的惊喜,除了悲伤绝望,还有希望和快乐。

  这些话,宋月明显没有听进去,第二天便病倒了,好在这刀老伯一家也是淳朴老实,没有嫌弃她,反而还让沈羡之去给她抓药。

  只是宋月这病哪里是药石能医治?问题到底还是在那秦少初的身上。

  鹿修澜和老猫多少也听到关于夏侯婵儿和秦少初的事情,也就晓得宋月为何病倒了。

  不过老猫不以为然,反而跟那鹿修澜说道:“你莫要学她,感情用事要不得。”

  鹿修澜莫名其妙,不明白老猫跟他说这些做什么?也是一脸懵。

  后来才听老猫叹道:“那个夏侯瑾,我老头是没见过,可是我瞧着你和我们小姐这也算是生死相交了,她对你还是如同从前一般,显然是真的不可能爱上你,。小子听我劝一句,早点放下我们小姐吧,我瞧这袖袖姑娘挺好的,今天吃晚饭还一直给你夹菜。”

  鹿修澜原本因为他前面的话有些沮丧,这哪里还要老猫来说?夏侯瑾根本就不可能真的病死,早在那一趟和夏侯瑾出去的时候,他就知道了。所以沈羡之大抵这辈子是不会爱上自己的。

  他也试图劝自己看开些,但是感情这种事情,不是自己说放下就能放下的,还是得需要时间。

  但是听到老猫后面的话,就觉得他没个正形,“莫要乱讲,那袖袖姑娘和村子里的阿华两情相悦,就等着阿华他娘身体好些了,便来提亲。”

  老猫这些天也在村子里转熟络了,听到这话连连摆手,“那阿华不是良配,三句话不离他娘的。”

  鹿修澜觉得怎么听着像是听着骂人,但自己又没证据,只道:“这不是你们老一辈要的孝顺么?”

  沈羡之不知是什么时候来的,“对于阿华的母亲,儿子孝顺自然是好事,可是对于未来媳妇说,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典型的妈宝男。“这就罢了,关键也要个门当户对。”

  “这乡下人家,条件都是如此,谁也没比谁好到哪里去,还讲什么门当户对?”鹿修澜闻言,接了沈羡之的话。其实他对这些话题是没有兴趣的,但是沈羡之主动提起时,他看过去时恍然看到身后那芭蕉树后面还有个尾随来的身影。

  像是刀袖袖。

  要说老猫是沈羡之的人呢,当下也十分明白沈羡之所说的门当户对是什么,只道:“话是这样,可是那阿华除了一张脸皮,却是什么也没有,好吃懒做,样样等着他那就苦命的姐姐姐夫来接济,那照顾他患病的娘做借口,整日里就在那家里蹲着,柴火也不去打,像是什么话,难不成他母亲的病已经严重到离不开人的地步了么?”

  然而并不是,阿华的母亲还能在村口跟那些老太太老头们闲聊,阿华就陪同在旁边,旁人见了只说一句阿华娘有福气,儿子这样孝顺,换做是他们家的子孙,都不愿意这样陪他们。

  那是陪么?那是孝顺么?那是懒。

  “只怕等袖袖嫁过去,母子俩都要袖袖来养着,偏袖袖一心一眼都在那阿华身上,可把她阿爹阿娘急得上火。”老猫补了一句,随即叹着气道:“心肝宝贝一般的闺女,往后到别家去却要做牛做马,哪个做爹娘的不心疼?”

  沈羡之闻言,“兴许阿华成婚会后好一些。”

  老猫不以为然,“你见过狗改得了吃屎么?”

  又说了几句,看着那芭蕉后面的鞋子没了,便晓得人是走了,鹿修澜有些不自在道:“咱们这算是背后说人闲话么?”会不会不太好。

  “事实罢了,咱们几个外来人都能看得清楚,不能叫袖袖这姑娘当局者迷,更何况她爹娘都是实诚人,不能叫她真往火坑里去,这找夫君不怕家穷四壁,就怕对方好吃懒做偷奸耍滑不上进。”老猫到底是年纪大了,丝毫不在乎此举到怎样,反正只要目的达到就是好的。

  沈羡之也是这样认为的,刀家几个孩子,儿子们都在镇子里,就袖袖这么一个宝贝姑娘,爹娘疼爱,她自己也乖巧贤惠,那阿华的确是配不得。

  而袖袖听到了这些话,心中大骇,因为父母不满意她与阿华来往,所以心中很是不高兴,觉得他们便是嫌阿华家中穷,所以他们往日里说阿华的不好,袖袖也都只觉得是父母针对阿华。

  可是现在听到沈羡之他们的话,忍不住重新思考起来,他们才来了这么几天,应该对阿华不了解,可是他们说阿华母子靠着他姐姐姐夫救济,这倒是不假。

  细想起来,往日阿华给个自己什么礼物,也都是他姐姐给的,或是管他姐姐要钱买的。

  那时候袖袖只觉得阿华将自己放在心上,从他姐姐那里得了什么好的都给自己,可如今细想起来,自己也是女人,能站在他姐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果然是个苦命的。

  可阿华对自己的好,又总不能就这样一下推翻了,所以袖袖打算再试探一下阿华。

  她心里急于求个结果,趁着傍晚她娘往集市上卖剥好的生蚝时,便偷偷去找阿华。

  阿华正陪着他娘在村口聊天,见着袖袖的身影,连忙趁机偷偷摸了过去,两人找了一处椰树茂密的地方偷偷说话。

  几句热忱之后,袖袖忍不住问阿华,“往后你去读书好不好?”阿华也读过两年的书。

  “读书作甚?你没听说外面打仗了吗?”阿华当然不想读书,又苦又累。

  “不读书以后咱们怎么办,你又不会打渔。”这个时候袖袖才恍然反应过来,阿华在渔村长大,却没有这手艺,实在是匪夷所思,自将从前怎就忽略了。

  然而便见阿华满不在乎的笑道:“我姐夫每次出海打渔,我姐都会送些过来,有你吃的,不必担心,更何况你家不是养了那么多生蚝么?你爹娘就你一个闺女,哪里能见得你过苦日子。”

  所以这是以后不单要靠他姐姐姐夫,还要靠自己的爹娘么?袖袖这个时候心里已经有些不舒服了,但也给忍住了,只扯出一个笑容继续耐着性子问道:“那咱们以后就啥也不做了么?”

  “我继续照顾娘,你也莫要出去风吹雨打,我可舍不得,到时候叫我姐在镇子上多接些给人浆洗的活,拿到家里了分你一些,虽然没几个钱,但长年累月做,也能攒到些银子,到时候咱们就盖个大房子。”阿华想着,觉得自己这样想没什么问题。

  而听着他的这些话,袖袖觉得自己为什么当时喜欢阿华了,因为阿华没有下海打渔,没有整日在烈日下劳作,所以比村里那些年轻人们都生得白净,手上也没有茧子和伤疤,看着干干净净的。

  可现在看来,他有多干净,他姐姐姐夫就有多凄惨。

  更要命的是,阿华还真打算将自己当做他姐姐那样来对待,自己不是他的姐姐,不可能为了他这样任劳任怨。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还不如给爹娘做牛做马,最起码自己是爹娘养大的,可是阿华给了自己什么?

  她微微一笑,想通了反而也就不生气了,“我先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