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二小姐进京了第18节(1 / 2)





  这时候只听沈羡之又说道:“不过如果去外采买粮食的话,好像也不怎么划算,就算没有遇到什么风雨,耽搁了行程,这路上还有可能被劫走的风险,算下来这来来去去,也是要两三月不止,有这时间,自己都快种出来了。”

  要说她这样熟悉这西南的地形和环境,到底还是因为前世到基层做乡村图书管理员。

  偏村里年轻人都进城去了,来图书室的大部份都是老人家,识字不多,她被迫把那些有关农作物种植养护知识的都书都翻烂了。

  待他们来问的时候,自己也省得给他们一页一页地读书,直接告诉他们处理办法就好。

  有的时候,甚至还要上网去搜。遇着那对农作物出现的状况描述不清楚的,她还要亲自去地里看。

  她敢保证,再也没有像是她这样敬业的图书管理员了。

  所以,如果要花钱买粮食的话,在沈羡之看来,不如自己种植划算,更何况这大片的山地都荒废着。

  最为重要的是,不要以为山地就都是荒地贫瘠的。

  这长年累月的灌木落叶层层叠叠,早就已经腐烂发酵,成了自然的肥料,就是天然的肥沃之地。

  她曾经就看到有老人家去山上挖这些落叶腐败的黑土灰来种萝卜,那萝卜长得跟脸盆一样大。

  所以原本那低落的心情,如今又一下变得积极起来。

  恨不得马上到这浔州。

  于是立即朝夏侯瑾商量,“王爷,要不咱们做个生意?”

  “嗯?”想到一出是一出?不过夏侯瑾还是挺好奇的。

  “我想买荒山,大量买,你看着价格上,是不是可以给我优惠一点。”按照大夏的土地制度,老百姓在本村的地界上开垦,能开出多少,自家就有多少地。当然了,这前提是要得到村长和村民的同意。

  毕竟那是村共有财产。

  所以这种情况下,村里会平均将村里的山都给分到各家各户,按照人头制度。

  不过,只算男子。

  女人是没有地的。

  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都想要生儿子的缘故了。

  而另外一种,则是出钱管朝廷买下荒山,这荒山任凭买家怎么处置,但是如果想要开荒成地,前两年是免税,到第三年就要开始计算税赋。

  但是税赋并不低,而且现在的农耕种植水平低下,所以如果不是生在江南那种富庶之地,是很少有人愿意去开垦种地的。

  不然那收成都不够抵不税赋。

  所以夏侯瑾听到沈羡之的话,只觉得她是无理取闹,自然是拒绝了,“这荒山价格并不如你想象的低,你买来做什么?”而且山上都是些灌木山石居多,根本不合适种树。

  如果她想买来种植树木,做这木材生意,夏侯瑾觉得沈羡之想都不用想。

  等那树木成才,能卖钱,她的岁月应该也不长了。

  第30章

  “我当然是买来种地,就算此处地大物博,但我也要为以后做打算,倘若遇到什么天灾人祸,有着粮食在也不至于乱了阵脚。”沈羡之已经想好了,地势平坦的地方就开垦出来种上粮食,干旱的做旱田,水源丰富的地方就改成水田种植稻谷,虽然比不得江南富足之地一年两季,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更何况她有那个自信,把现在的到稻种改良一下,虽然不至于能到前世那样夸张,一亩地能到上千斤的杂交种,但是最起码不止是两三百斤。

  到时候这收成一定能比得上别人家的两季。

  夏侯瑾听到她这话,倒是想起来了,她曾经说过,在山里的道观时,是自给自足开垦种地。

  可是总觉得这不一样,没有那么简单,因此想要试图劝她。

  不过他的话还没说出口,就被沈羡之抢先道:“王爷你要相信我,咱们靠人不如靠己。我现在已经想好了,我不但要种地,我还要买些牛羊马来牧着,能白白浪费了的山川田野肥沃野草。”

  夏侯瑾看她在这件事,只怕是铁了心的,依照自己对她那点浅薄的了解,多半是劝不动了,便想随了她吧!

  嫁给自己本就委屈了她,那些个荒山野岭,就当是给她玩儿。

  反正哪家的王妃,还没一点喜好?自己就当这是给她解闷的。因此便道:“你若真是打定了主意,回头去挑好了,到图上圈起来给我便是。”

  这点银子他还是有的,哪里能让沈羡之自己出银子买?

  沈羡之听到这口气,不但是答应了,还要白送自己,心中自然是高兴的。

  到时候建立日月神教,处处都要钱,现在能节约一点是一点。

  反正自己也没有白要他的银子,到时候种出什么蔬菜瓜果,还是要往府里送的,他也能吃到,这银子他也不亏本。

  不过,即便是这样,沈羡之还是开口道:“那我要地契。”

  夏侯瑾答应得很爽快:“不是什么难事情?不过咱们刚到,只怕得收整几日,到时候才能给你。”

  沈羡之想着现在的月份,都快要收麦子了,水稻倒是能种,关键又没有禾苗,只能种些花生了。

  这年头又没有红薯,不然也可以种植。

  不过说这么多,那还全都是荒坡,又不是现成的土地,想要打理出来,还不知道要浪费多少人力。

  对了,这样的话就要养牛马,犁土驮货,哪里能少得了它们的存在?

  所以她估摸着可以下地的时候,只怕已经七月份了,那时候也只能种种蔬菜了。